受去年资本市场连续阴跌银行理财产品积压等影响,分红险一度出现退保潮。为抢占市场,不少保险公司新推出的分红险产品都经过了升级换代,凸显了健康及养老概念,强调分红险的保障功能。保险专家预计,今年分红险仍将占据国内寿险市场主流。
如果已经有了社保意外险等基础保障,闲置资金投保分红险还是不错的选择。产品选择时,要考虑的侧重仍是能否满足自己的保障需求,如养老教育身故保障健康保障以及分散理财风险等,而在选择投保方式时,要根据现在以及将来的现金流需求,选择适合的交费方式和保险期限。
分红险大打健康养老牌
信诚人寿新推出的“节节高”分红险,保障长达100岁,从首个保单周年日开始,即可领取生存保险金,被保险人60至100岁期间,还将额外获得五笔递增的祝寿金等。
生命人寿前期推出的“富贵花”和人保寿险推出的“金鼎富贵”等分红险产品也都在分红保障中加入了养老金的部分,被保人在退休后都能拿到不同额度的年金。
同时,保险公司在分红险设计上下了不少工夫,推出了一些创新型产品。如金盛保险推出的“御立方”保障计划,实现“红利分享”和“健康呵护”双重保障。该产品保障期限延长至被保险人年满88周岁,而最高可达三次的重疾赔付更是业内少有。
而平安人寿去年推出两款新升级的分红保险“吉星送宝”“吉星盈瑞”,都改变了以前要按照不同性别年龄保费保额投保的方式,而是实行保费按份购买保额按份计算,使产品设计更简单返还更快,且具备分红累积生息和生存金累积生息等特色,能满足更注重资金投入支出有计划性的客户的需求。
太平人寿的“金悦人生”,在生存金的领取上实现“五级跳”:自投保后到65周岁前,客户每两年即可领取一次生存金,领取金额从保额的5%开始,每领取5次,领取比例提升5个百分点,即10%15%,直至20%。到客户65周岁后,无论之前领取比例是多少,生存金的领取频率“加速”为一年一领,且领取比例“跳升”为保额的30%,一直领到年满88周岁。同时,该产品沿用太平人寿一贯采用的增额分红方式,保证客户收益逐年递增。
产品选择不能只看返现
保险专家说,在投保分红保险产品时,不能单纯地以分红返现等投资目的作为衡量产品优劣的标准,中长期持有才能发挥一份分红险保单“聚沙成塔”的累积效应。
中国人寿的理财专家介绍,通过多个保障性机构研究得出结论,养老储备光靠社会保险只能解决温饱问题,最理想的养老配比应该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即社保,占养老金总额的30%;二是企业为员工准备养老的企业年金退休工资等,占养老储备的比例也是30%;三是个人为养老准备的资金,包括商业保险银行储蓄证券投资等,占比40%。
比如,住院医疗保险中自费项目部分门诊费用误工损失等社会保险都不予报销,这时候选购一份分红保险作为主险,附加重大疾病保险和费用补偿型的住院医疗险等附加型保险产品,在充分享受分红型保险带来的稳健收益的同时,也为家庭成员提供系列保障,克服单一投保分红险保障不足的问题。
因此,在产品选择时,消费者要考虑的是能否满足自己的保障需求,如养老教育身故保障健康保障以及分散理财风险等。如中国人寿近期推出“国寿福禄鑫尊两全保险”和“国寿安欣无忧”产品组合。其中,前者保留了2011年主打产品“提前一次性返本”“定期返还生存金”等保险利益,新增了“增额领取”“增效领取”两项利益,集理财养老保障功能于一身。后者作为银保渠道的主力产品,集重疾意外身故巨灾身故保障于一身,与传统银保产品相比保险责任更加全面。
目前,市场上的分红保险产品比较雷同,多是5年期至10年期的定期分红险,保险责任也类似,不存在本质区别,这样分红回报的多少就完全取决于公司的经营状况和理财能力。因此,消费者应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分散投资,而不该将所有的资金都投入到一个保险品种上。
按需选择分红方式
分红险是指保险公司将其实际经营成果优于预定假设产生的盈余,按一定比例向投保人进行分配的人寿保险产品。它是一种既提供确定的基本利益保证,同时又让投保人参与保险公司业务经营成果分配的产品。
目前,国内保险市场上主要是现金分红产品,少数公司也会推出一些保额分红产品。
现金分红,即保险公司直接以现金形式将盈余分配给保单持有人,后者可以直接领取现金,也可以用现金红利抵交未交部分的保费。如果不把红利提出,也可继续放在保险账户中累积生息。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