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之所以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向消费者提供了上述多种缴费方式,其用意无非是让消费者能够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消费习惯、投保目的等来方便地选择适合自身的保险计划。用意虽好,但有不少消费者,面对这多种选择,不知道应该如何来进行比较。
保障类产品选较长期缴
一般而言,凡保障类的产品,宜选择较长的缴费方式。因为保障类的产品,投保者的意图本是用尽可能少的经济投入,转移未来可能发生的较大的经济损失。比如人寿保险、重大疾病保险等。
投保这些保障型险种,投保者宜“以小博大”。缴费期越长,其分摊在每一年中的保险费用自然越少,体现的保障效果越高。比如,小A投保一份10万元保额的重大疾病险,选择10年期年缴,每年缴费6000元;小B也投保了一份10万元保额的重大疾病险,选择了20年期年缴,每年缴费3000元。5年后两人都出险了,那么小B投入的保障成本相对小A来说差不多少了一半。
另外,大多数保障类产品在保险责任设计中,还向投保者提供“豁免条款”——即当出现全残或某些约定的保险事故情况下,投保人可以免缴余下的各期保费,而且保障还可能继续有效。这样一来,选择较长的缴费期就更能够规避经济风险。
因此,选择二、三十年的缴费期,每年用较少的投入,将可能因意外、疾病而发生的重大家庭经济损失风险转由保险公司来承担是比较合理的。
储蓄型保险可选短期缴
除了保障类的保险产品,另外一大类保险产品具有储蓄性质,比如生死两全保险、养老年金险、万能保险等。
投保这些具有储蓄性质的保险产品,在经济能力许可的情况下,缴费期可以考虑选择较短的产品。因为相同的保额,或相同的储蓄目标,在缴费期较短的情况下,总的支付金额也较少(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特别对于年纪较大的人群,如果要选择这类保险产品,最好是能选择短期期缴或是一次性付清保费。比如一个50岁的老人投保某公司的一份10万元额度养老险,五年期缴每年缴费需要20100元,而一次性缴费只要89000元。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