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自己的保险满意吗?”
即使是如此简单的问题,或许一半以上的投保人都只能摇摇头吧。在险种的选择、保险金额的确定以及保险期限的制定上,投保人往往很难全部选准,待到对保险的认识逐步加深后,很可能遗憾曾经的投保决定。那么,如何才能做一个“聪明”的投保人呢?
法则一:知己知彼对‘症’投保
大多数投保人都是保险市场的门外汉,想要找对险种并不容易,面对五花八门的保险产品,到底保费该投向哪里才能得到最理想的保障呢?
正所谓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让我们先来看看市场上究竟有多少险种等着你吧。
人身保险中,寿险大概是最容易理解的险种吧。以人的生命为标的,生与死有明确的理赔界限,不过仅此一类就有定期、终身、两全,以及分红、投连、万能;健康险的成员就更多了,有重疾险(定期)、终身重疾险、防癌险、护理险、以及门急诊医疗等,由于现在健康险无法戴上“返还型”的帽子,不少重疾险、防癌险被作为返还型寿险产品的附加险出售,这种产品组合其实让投保人多了一种选择。此外,意外险受到不少投保人的青睐,其种类同样颇为丰富,比如旅游意外险、公共交通意外险、航空意外险,或是燃气事故意外险等等。如果将所有人身保险种类一一列举,恐怕不下百种,要是算上财产保险、责任保险等,保险家族将会更加庞大了。
所以,你可以依赖营销人员了解某个具体的产品,但要了解保险市场、明白各种保险究竟如何保障还得靠自己。在投保前,不妨从了解保险大类入手,再渐渐深入到具体的险种及产品中。只听营销人员介绍一个产品就匆忙投保并非明智之举。
在了解险种的同时还要了解自己,毕竟保险是个性化的选择,因人而异的投保方式不可忽略。
“我最大的风险来自何处?”——这是你选择保险种类的依据,究竟是身故、疾病还是其他;“我的风险会给我带来多少无法承受的经济损失?”——这是你制定保险金额的依据,需要注意的是,并非风险造成的损失需要全部保障,而应着重关注“无法承受”的部分;“我的经济能力可以承受多少保费?”——过高的保费会造成经济压力,这并不是保险的初衷;“这一保险计划是长久的还是短暂的?”——一般年轻人的保障计划会随着年龄的上升而变动,待到四、五十岁后相应稳定。
这样逐步的自问自答,有助于理性地判断适合自己的保险规划,不至于被营销人员牵着鼻子走了。
法则二:货比三家巧用附险
在选准了险种后,第二步就该选择具体的某家保险公司产品了。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