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保知识手册 | 终身寿险 | 定期寿险 | 两全保险 | 年金保险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人寿保险 > 投保指南 > 正文
保险资管向“大资管”迈步,资金集中于9大公司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寿险公司连续三个月业绩同比下滑,对保险资金进行合理投资成为当前保险的主要任务。近期保监会有关拓宽险企投资渠道和业务范围的13项拟议投资新政将显着提升险企的投资收益。
  保险资金集中于9大资管公司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扩容一直在进行中,2006年至2007年是扩容的高峰期,此后每年的扩容都较慢。

  近日,民生互惠、阳光、中英益利等三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获批。据保监会审批信息汇总,截至2012年6月,我国已成立的资产管理公司共有13家。如果上述三家公司按程序完成开业筹备工作,预计在今年年底,我国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将达到16家。此外,加上泰康香港资产管理等6家资产管理公司,我国海内外的保险系资产管理公司共计22家。

  据记者统计,除了保费规模排在前列的人保、太保、平安、新华、泰康设立资产管理公司外,光大永明、太平、长城等中小规模的保险公司也成立了资产管理公司。

  行内人士表示,截至2006年成立的9家保险资产公司,运营时间较长、保险资产管理投资经验丰富,管理着市场上大多数的保险资金。以平安和泰康资产管理公司为例,截至2011年末,平安资产管理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由2010年的超过7000亿元增至超过8000亿元,而泰康净资产管理规模由2006年的844.7亿元猛增了近5倍至3842亿元。

  事实上,在2006年前后成立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业绩较好,获得发展的先机。例如规模较小的华泰资产管理公司,也管理着42家保险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超过360亿元,其中80%以上的资产规模来自第三方委托、集合保险产品与企业年金。据悉国内5家养老保险公司之一的长江养老保险是其企业年金业务的对象。

  事实上,目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向着大资产管理公司发展,未来扩展空间和盈利空间非常大。但行业人士并不建议中小型的产寿险公司成立专门的资产管理公司。上述中型寿险公司相关人士指出,再保公司和规模较小的产寿险公司,其投资能力和资产规模尚未能做到多元化,可委托外部的投资管理公司进行投资。

  6家中资香港资产管理公司

  南都记者从保监会公开系统统计获悉,截至今年5月,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香港成立的香港资产管理公司共有6家,包括中国人寿富兰克林、泰康香港、华泰香港、中国太保(香港)、平安香港、安邦香港等。除了2011年10月获批的安邦香港注册资金为2亿元外,华泰、太保、国寿的注册资金分别为1500万、5000万和6000万元。经过两次增资的泰康香港则由1500万元增资至1.5亿元。

  事实上,与内地保险资产公司相比,香港子公司可开展的业务范围更广,对于未来保险资金获准进行海外投资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

  以成立于2006年的平安香港资产为例,截至2011年12月,其资产管理规模达270亿港元。作为中国平安[46.100.79%]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平安资产香港是中国平安海外投资管理业务的主要平台。平安资产香港持有香港证监会(SFC)颁发的第4类、第5类和第9类牌照,获准管理资产、提供证券及期货的投资咨询服务。平安资产香港目前可接受来自机构客户、个人客户的投资委托需求,同时亦管理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交易所买卖基金(ETF),以及公开募集的单位信托基金,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系列香港/内地及人民币相关的投资解决方案。

  相关人士表示,随着新政策允许进行海外投资途径,香港子公司作为公司海外投资平台为实现资产的全球化配置创造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在国内的外资保险公司也将依赖大股东的优势,有利于其他海外投资。(文章来源:南都网)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人寿保险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