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保险巨头德国安顾保险董事会主席欧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相比发达国家,中国的保险市场无论是保险密度还是保险深度,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还处于非常初级的发展阶段。在欧磊看来,中国的一线城市保险渗透率已相对较高,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未来保险业务的高速增长将主要来自二三线城市。数据显示,北京、上海的保险密度分别已达到4572元和3497元,而在山东,保险密度约为人民币1170元。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中国人对保险望而却步,或者就像王平这样,对保险抵触或反感呢?
我们不排斥有保险行业本身的问题。就像经济学家郎咸平说的,要存下足够的养老钱,对很多中国人来说都是件极其困难的事情,“中国正上演‘庞氏骗局’—我们用年轻人提供的资金支付上一辈的开销。当年轻人退休时,就没钱留给他们了。这是很危险的”。“一直以来,保险业声誉不佳、形象不好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三个不认同’。”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指出,一是消费者不认同,二是从业人员不认同,三是社会不认同。
但就每个家庭或是每个个人而言,大家不愿意买保险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这值得我们思考。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