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显示,中国人寿加大了权益、其他金融产品和高等级信用债的配置力度。报告期末,中国人寿投资资产达2.1万亿元,较2013年底增长13.6%;债券配置比例由2013年底的47.25%降至44.77%,定期存款配置比例由35.93%降至32.85%;权益类投资配置比例由2013年底的8.38%升至11.23%,债权投资计划、信托计划等金融资产配置比例由3.14%升至4.32%。
中国人寿2014年总投资收益率为5.36%,较2013年增加0.5个百分点,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2.83%,较上一年增加1.61个百分点,主要因资产买卖价差增加以及资产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69.8%至11.52亿元。
相比之下,中国平安在资金管理方面稍显逊色。截至2014年底,中国平安的投资资产规模达1.47万亿元;净投资收益率5.3%,较2013年提高0.2个百分点,总投资收益率则为5.1%,与2013年同比持平。而在同一时期,沪深300(3958.932,8.93,0.23%)指数上涨了53.68%,国债指数上涨4.39%。
新华保险非标资产占比提高显著,投资收益率改善。截至2014年底,公司投资资产6257亿元,其中非标资产占比高达19.4%,权益占比略有提升。净投资收益率提升0.2个百分点至5.2%,总投资收益率提升0.6个百分点至5.8%,考虑浮盈在内,综合投资收益率达6.9%。对于总投资收益率的大幅上升,新华保险称,因投资资产买卖价差损益增加及债权型投资利息收入增加所致。
受益于浮盈及利润增长,上市险企的偿付能力充足率普遍有所提升。截至2014年底,中国人寿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94.48%,较年初上升68.28个百分点。截至2014年末,新华保险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26.5%,较年初提升50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投资资产价值上涨及40亿元次级债发行。平安寿险、产险以及集团整体的2014期末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达到219.9%、164.5%及205.1%,银河证券认为,其中80亿元次级债的发行及资本市场回暖等因素大幅提升了平安寿险的偿付能力充足率。
退保压力明显增大
在证券市场回暖背景下,股市的超额收益吸引了大量场外资金,导致保险企业相关产品退保压力大增。
2014年中国人寿退保率达到5.46%,较2013年上升1.6个百分点,创2007年以来新高,这种情况与2007年大牛市类似。2007年,中国证券市场迎来大牛市,受资本市场分流以及企业年金政策实行的影响,中国人寿退保金达436.61亿元,较2006年增长51%,退保率达到6%,较2006年的4.84%显著上升1.16个百分点。
新华保险2014年退保支出也大幅增加。2014年新华保险营业支出为1358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退保支出大幅增长70.3%至490亿元,四季度单季度退保金超过210亿元。
兴业证券认为,这主要受到高收益银行理财产品冲击,理财类保险产品相较银行理财产品利差进一步扩大,理财类保险产品资金机会成本上行,导致退保率大幅提升。但预期在持续降息背景下,该局面有望得到缓解。
申银万国认为,退保及满期给付是2014年-2015年寿险行业均面临的压力,银保渠道粗放式发展的弊端集中显现,而在寿险销售环境并无显著改善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只能通过再次销售短期投资型产品将问题推后。未来险企退保仍可能大幅增加,压力将持续存在。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