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认为,近两年互联网保险保费规模增长迅速,渗透速度加快,但总体而言处于初级阶段。对于目前一些所谓的“创新”险种,业内人士认为,以往一些公司推出过类似产品,但很难称其为“保险”,制造“噱头”的可能性更大。推出相应险种的公司人士回应称,不认为保险所保障的只能是不好的事情。
“绩效”分化
“互联网+保险”正在成为资本关注的领域之一,而保险公司也在积极切入。2015年,在众安保险之外,泰康在线、
安心保险、易安保险3家公司获批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成为新入场者。而公开数据显示,互联网保险展业已经出现明显分化。
保监会公布的“2016年1-2月财产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情况表”显示,原保险保费收入数据方面,截至2月底,众安保险为39211.58万元,泰康在线为171.88万元,安心财险仅为4700元。截至2015年底,众安保险、泰康在线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228304.23万元、43.57万元。
同时,互联网人身险和财产险的展业并未出现“齐头并进”的现象。曲速资本和互联网保险观察网近日发布的《2016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3年到2015年,互联网人身险保费规模从54.46亿元增长到1465.60亿元,增长近27倍,互联网人身险占比由0.05%提升到9.2%,开展互联网业务的人身险保险公司从44家增长到61家。相比之下,2013年到2015年,互联网财产险保费规模从236.69亿元增长到768.36亿元,增长225%。
该报告认为,近两年互联网保险保费规模增长迅速,渗透速度加快,但总体而言处于初级阶段。理财型保险占绝对高比例,这脱离了保险本质。人身险保险公司对互联网的应用,仅仅体现在把互联网当成渠道,在模式创新上有待加强;互联网财产险存在业务结构单一、渠道结构单一、寡头效应明显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