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投资实体对收益要求过高 企业提前还贷现象增加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手握巨资,如何做好投资管理?在低利率环境和“资产荒”背景下,今年,险资要答好这一问题并不容易。
为更好地搭建资金供需双方的对接平台,山东保监局创新性地打造了全国首个地方性险资项目对接信息平台。记者通过该平台发现,项目融资信息、险企投资偏好、山东投融资政策、险资运用案例及政策等均有展示。该平台运营负责人告诉记者:“线上平台起到了很好的信息归集和沟通桥梁的作用,作为供需双方初次了解的一个渠道,更多和更重要的对接工作还需要在线下完成。”
记者了解到,各个地方都将加大力度引进险资服务实体经济,较有共性的地方在于鼓励保险资金以多种方式支持重大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城镇化建设等重大项目和民生工程;鼓励保险资金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导险资通过公私合营模式(PPP)、资产支持计划等方式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
同时,各个地方还结合自身特点推出一些特色化的融资对接项目。例如,山东将加大保险资金对“两区一圈一带”战略的支持,引导保险资金参与济南区域性金融中心、青岛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鼓励保险机构发起设立资产支持计划,参与铁路、公路、机场等交通项目应收账款证券化,盘活存量资产,优化金融配置。贵州则将积极争取“保险资金支农融资”项目在该省试点。
险资需调低收益预期
尽管各个地方对引进险资态度积极,项目的融资需求量也很大,但据了解,目前险资在进入地方实体经济建设时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较为关键的一点是险资对投资回报率预期较高,这使得项目对险资的兴趣减弱,并且,在近两年的低利率环境下,各路资金较为充足,企业提前归还险资借贷资金的现象正在增加。业内人士认为,险资拥抱实体经济尚需调整预期,降低企业使用险资的综合成本,凸显自身优势,从而获得长久和稳定的投资回报收益。
“目前,险资投资实体经济依然延续着一贯风格,要求项目提供强担保,对风险的容忍度很低。”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他表示,对于险资而言,追求投资稳健符合其一贯风格,也是为保证保险消费者权益应当采取的措施。
不过,在投资收益预期方面,险资还保持着一贯的高收益预期就不利于其进入实体经济建设。上述业内人士表示,险资与其他资金相比,在长期性和稳定性方面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但目前其成本优势并不明显。“前几年,资金流动性紧张,险资对实体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支持作用,而随着金融市场的变化,低息时代的到来,险资仍然对投资回报率保持高要求,吸引力就下降了。”该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