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保知识手册 | 终身寿险 | 定期寿险 | 两全保险 | 年金保险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人寿保险 > 专家教你买保险 > 正文
分清消费型保险与储蓄型保险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在现代生活中,保险是不可忽视的。尽早为自己选择一份适合的保险是明智的选择。但是有不少人有疑问,究竟是买消费型保险还是储蓄型保险?

  哪些保险可以“租”

  在保障类保险中,主要分为定期寿险重大疾病保险,意外保险

  与长期储蓄返还型保险相比,消费型保险的优点是获取同样的保障额度只需要用相对少很多的保费,所以是每年缴一次,无需强迫长期缴费,只是保费不可以返还。从购买的角度来看,市场上的定期消费型产品分为附加险和主险。以下则主要从消费型保险的三大品种来进行分析。

  意外险——

  几乎所有的保险公司的意外险都是消费型的,同时也可以单独购买。

  如何买:挑选此类型保险的原则就只有看保险公司的实力,信誉,口碑,以及产品是不是100%覆盖意外范围,最后再看看价格因素。但总的来讲定价差异性很小,几乎是没有。一般而言,低风险职业的标准健康者,参考价格是每一万元意外保险的价格是20元左右。

  重大疾病险——

  周围的污染现状和医学现实告诉我们,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特别是重大疾病)的概率是越来越大。而购买保险就是防范和降低风险的一个有效的经济手段。

  目前市面上已有先行的保险公司推出了可以单独购买的消费型重大疾病险种,供消费者选用。所以对于消费型和储蓄型的大病保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价格的高低上面。

  如何买:对20岁到30岁投保人而言,储蓄型重大疾病险和消费型重大疾病险价格相差非常大,投保后者的保费很低廉。对年纪尚轻、事业处于成长期,消费开支较大的人群,应该加大消费型重大疾病的比例,某些阶段甚至可以将该比例控制在95%甚至是100%。

  而在35岁至45岁阶段时,消费型重大疾病险在保费方面相对于储蓄型重大疾病险已经不占很大优势。尤其是过了40岁,身体素质开始下降,消费型重大疾病险的保费开始大幅提升,同时储蓄型重大疾病险的保费提高比例却相对不高。这个阶段,可以逐渐降低定期消费型重大疾病保险的比例,同时增加在储蓄型重大病险上面的投入。

  过了45周岁之后,储蓄型重大疾病险的比例需要逐步提高到95%甚至是100%,当然一些特殊情况除外(比如强体力工作低收入者,危险环境工作低收入者)。

  定期寿险——

  医学统计数字表明:在所有去世的人群中,意外事故引发的去世占20%左右,而占80%的是疾病死亡和自然死亡。所以为了确保自己和家人的经济生活,单纯购买意外伤害险是不完全的,需要加强和加大定期寿险的比例。

  定期寿险也分储蓄型和消费型两种。前者具有储蓄甚至是分红功能,所以保费往往比较高。消费型定期寿险虽然保费相对较低,但和消费型重大疾病险不同的是,该险随着年龄变化的幅度没有后者来得大。

  如何买:对于20岁到45岁的投保人而言,消费型定期寿险的价格比较便宜实惠,所以可以确保一定额度用于消费型的定期寿险(比如20~50万)。至于储蓄型的定期寿险的额度,可以根据自己的消费能力进行安排。对年纪尚轻、事业处于成长期,消费开支较大的人群,甚至可以将该比例控制在50%以内甚至为零。

  过了45岁之后,主要的家庭责任都已经实现,所以储蓄型定期险的比例需要逐步提高到95%甚至是100%,当然一些特殊情况除外,(比如强体力工作低收入者,危险环境工作低收入者)。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人寿保险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