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的问题
“这是两难之举,只能亦步亦趋弱化险种的投资功能,逐步增加产品的保障权重。”一位国寿人士说。他直言,不能全盘否定分红险,相信监管层也不愿看到保费规模迅速下滑的局面。
上述国寿人士透露,目前正在设计能够均衡“费差、利差、死差”盈利模式的保障型人身险产品。其将是倚重死差收益的险种。“明年初会有一个初步结果,可能各大寿险公司都在产品设计方面想方法。”他说。
无怪乎,杨明生在业绩发布会上称,已为均衡“三差”盈利模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三差”盈利模式,即寿险业务的利润来自死差、费差和利差收益。前两者取决于公司的精算设计能力与精细化管理水平,利差则来源于投资收益。通常情况下,人身险公司经营七至八年才开始盈利,且利润贡献主要来自于投资收益。
事实上,分红险产品并非没有保障功能。某种程度上,分红只是附加功能,保障才是“核心”价值。问题是,在营销过程中,分红险的分红功能被放大了,意味着保险公司需要倚重投资利差收益。正如提及影响业绩净利的内部因素,杨明生剑指国寿主打的分红险,其特点突出投资功能,自身产品结构并未得到调整。
不过,中国人保人寿总裁李良温说,解决保险业面临的问题,出路不在于调整业务结构,不在于改变交费方式,不在于回归保险保障,更不在内含价值高低,而在于寿险企业必须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谈保险业的发展与创新。“分红险崛起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同传统产品定价利率一样的前提下增加了可分配红利。”李良温说。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