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己的重疾表今年开始启用。随之而来的却是重疾险涨价的风声频传。
对于新重疾表的推出,或会改变消费者投保重疾险的习惯。“从数据上看,6种重疾的发生率占到25种重疾发生率的大多数,意味着重疾险覆盖病种未必越多越好。”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介绍道。
重疾险价未动
保监会去年底对外发布了《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06~2010)》(以下简称重疾表)。保监会要求人身保险公司将《重疾表》作为准备金评估用表,用于重大疾病保险产品的法定准备金评估工作。
据了解,首份重疾表由中国精算师协会于2011年启动编制,历时两年才出炉,总共收集到7500余万重大疾病产品样本数据及85万件理赔记录。该套重疾表共有5张表,包括6病种经验发生率男性表和女性表、25病种经验发生率男性表和女性表,以及恶性肿瘤、急性心梗、脑中风等3种主要重大疾病的单病种发生率参考表。
在《重疾表》发布后,业界也在关注重疾险产品价格是否有所变动。
某险企精算师赵经理称,从数据上看,新发布的重疾表和既往定价数据相比,没有出现非常惊人的调整,因此预计对重疾险价格不会有重大影响。重疾险不是最主流的产品,当然不排除有保险公司会借这个机会推出新的重疾险产品,但是对于购买重疾险的客户而言,其对价格其实并不敏感,估计市场反应不会像此前放开传统险2.5%预定利率那么强烈。
广东资深保险人士也持有相同看法,他对南都记者称,目前各家公司的重疾险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保险公司的注意力聚焦在保险网销上。他还表示,重疾险只是帮保险公司做好一定的利润。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