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寿险保障缺口19万亿
“瑞士再保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寿险保障缺口19万亿。”分析这一数字,蔡强认为,目前中国金融市场是储蓄过度,保障不足。“从储蓄和GDP的占比以及寿险和GDP的占比来看,英国储蓄占GDP的11%,寿险占8.44%。台湾储蓄和GDP的占比30%,而保险占了15%。中国大陆储蓄占了GDP的50%,而保险只占1.7%,所以中国保险市场不是饱和,而是还没有开始。”
从世界资产配比来看,保险的资产配比一般占一个家庭的30%左右,存款30%,证券30%,所以三分之一是一个铁三角的关系。但在中国,居民储蓄是60%,四分之一的证券,只有9%是保险养老。因此,中国明显是储蓄过多,保障不足,而保险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保障,保险要回归到保障的根本。
改变产品策略回归保障根本
保险行业为什么要转型?蔡强认为,十八大最关注的就是发展模式,保险要从以往规模导向发展模式转型成为价值导向的发展模式,坚持价值,保险业可以做到规模和价值的双赢。
“10年,20年之前老百姓没钱,不谈保险,储蓄是主要的,保险带有储蓄功能。现在老百姓口袋是蛮有钱的,但是保障明显不足,我们的债务膨胀速度远远快过我们财富的膨胀,而债务面临危机时往往让我们财富归零,所以保障不论医疗教育和退休,面临压力非常大,需求也非常大。”
随着银行利息不断提高,理财产品选择多样化,几万种银行理财产品,再加上证券基金,中国人财富积累选择非常多,而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长期资产的投资,这就是为什么保险公司很难发展,保险一定要改变产品策略,回归保障。现在我们保障类产品的占比已经从38%提升到63%。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