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以来,保险中介渠道高速增长态势猛然掉头向下,保费年均增速已降至11.7%,保险公司所倚重的银邮渠道更在2011年、2012年连续出现负增长。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勃兴,“去中介化”的趋势令保险中介尤其是营销员,走到了一个必须抉择的十字路口。
艰难转型之中的保险中介市场,需要用一场市场化改革完成浴火重生。
在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黄洪看来,保险中介市场化改革,需要回答“身在何处”、“路在何方”、“何去何从”等重大战略问题。日前,黄洪接受《财经》杂志专访,用近三个小时,详细阐述了他对保险中介市场下一步发展和改革的思考。
黄洪此前曾长期担任广东保监局局长一职,广东保险市场发达,保险中介形态多元、创新多变,在长期监管实践中,黄洪得以近距离观察保险中介市场,积累了丰富的监管经验,形成了独到的见解。自2013年11月开始分管保险中介监管工作以来,黄洪便开始着手规划和布局保险中介领域的改革。
黄洪认为,保险中介市场的改革与人身险市场化改革一样,是保监会正在深化和全面推进的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环。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说,于4月份启动的保险中介市场清理整顿工作,不是一次简单的“运动式”整顿,而是“问诊、把脉、开方”接连出招,直指问题症结“对症下药”,为保险中介市场化改革清障铺路。
问诊:身在何处
《财经》:中国保险中介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算起,已经历了30多年的历程,当前发展状态如何?
黄洪:对于当前中国保险中介的发展状况,我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
第一句话是“有成效”,不能否认保险中介市场的发展对于整个中国保险市场发展所做的历史性贡献。目前,全国共有保险营销员300多万人,兼业代理机构20余万家,专业中介机构2500多家,2013年中介渠道保费占全国总保费的比例达80%,保险中介已形成数量众多、形态多样、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市场体系,成为保险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保险中介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价值交换作用,促进了保险产业链的完整和成熟;二是加快了保险公司与中间商之间的社会分工,促进了保险资源有效配置;三是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专业化、便利化、大众化的保险服务;四是营销体制的引进、银邮渠道的开拓等中介渠道变革,为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五是以保险营销员为代表的保险中介,已成为传播保险知识理念、扩大保险社会影响的最直接有效平台。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