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年前,企业年金经过十年的积累规模不过3570亿元。换句话说,企业年金近两年的增速几乎和前十年的发展规模相当。
与此同时,华泰保险与新华保险(21.13,0.52,2.52%)纷纷表示,设立专业养老保险公司。保险集团设立养老保险公司原本无可厚非,但耐人寻味的是,此前新设养老保险公司已经历了7年的空窗期。
“保险公司突然热衷于成立养老保险公司,是因为嗅到了企业年金的市场机会。”6月23日,一家大型保险集团专家崔鹏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去年年底开始,加大企业年金投资范围和业务范围等政策纷纷落地,加之年初人社部等三部委出台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延期纳税的优惠政策,企业年金业务将在今年进入集中爆发期。
爆发前夜的搏弈
相比已破3万亿元的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而言,6000亿元似乎不算什么,但其近两年以及未来的增速不可小觑。
作为养老保险制度的“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发展至今已有十余年,仍为养老三支柱中的明显短板。但记者梳理资料发现,2012年底企业年金的规模猛然达到了4821亿元,新增基金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元,而2013年的数据则直接攀上了6000亿元大关,较2012年增加了25%。
“这么明显的增速确实是个信号,但企业年金是否已进入爆发期需要从银行、保险公司、税优政策等几个方面综合分析。”6月23日,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去年年底,为鼓励企业年金市场的发展,财政部、人社部以及国家税务总局[微博]联合下发《通知》,规定自2014年起实施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递延缴纳的税优政策。今年3月,人社部再次发文扩大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范围。
业界普遍认为,此类政策有助于调动企业建立年金的积极性,对于企业年金市场无疑是剂强心针。
随后,保险公司闻风而动,纷纷设立专业养老保险公司。而在此之前,我国只有5家专业养老保险公司,且均是在2004年至2007年之间成立。
记者采访了解到,除了华泰保险和新华保险两家已公开表明设立专业养老保险公司以外,尚有多家保险集团有意涉足该领域。除此之外,从年初开始,作为企业年金的管理机构,工商银行(3.39,0.00,0.00%)、光大银行[微博](2.54,0.01,0.40%)、中信银行(4.27,0.01,0.23%)等多家金融机构纷纷针对中小企业资金规模小、专业人员缺乏、单独建立年金计划成本高等问题,专门推出企业年金集合计划服务,不失时机地向企业推介自身年金服务的优势。
专业人士预估,未来3-5年,企业年金累积规模增速有望实现40%-50%。
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保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并未对此给出太高的预期,“只要28%的高缴费率不降,企业年金就没有发展空间”。
目前,企业和职工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已经高达28%,严重挤压了企业年金的发展空间。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