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民政局出台《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中表示将试推“以房养老”。随后在不到10天之内的时间,中信银行就推出以房养老的“倒按揭”业务。但在一些老人眼中,自己辛辛苦苦赚了一辈子钱才买到的房子“抵押”出去养老实在有些难以接受。在他们看来,“养房防老”肯定不能替代养儿防老。
·民间版“以房养老”·
房子没儿子可靠
63岁的薛大爷住在朝阳区酒仙桥附近一套筒子楼房屋中,一个月1500多元的生活退休金,加上另一所筒子楼住房的租金,让晚年过得很踏实。
2008年,薛大爷开始尝试早期的“以房租养老”模式。搬进老年公寓的同时,把自己一套筒子楼房屋出租,租金用在自己在老年公寓的花销。“收到的房租低于在老年公寓花销。该套60平方米的筒子楼房只能租到2000元/月,而在老年公寓一个月就要3000多元。往往一个月下来,自己手头反倒没有自己单住的时候富裕了。”为此,薛大爷搬出了老年公寓。
“倒按揭”以房养老模式的出台为他提供了一个新的养老方式。但当详细咨询了由金融机构推出的该业务时,他却开始犹豫起来。“为什么"倒按揭"以房养老模式,银行不光会拿走我的房,而且还要我每月支付相应的利息?”
目前,薛大爷表示自己还会继续用每月1500元退休金养老加上另外的一套房的租金生活,而“房子还没儿子可靠”成为了他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毕竟儿子不用我再往外掏钱,关键的时候还能孝顺我。而房子不但不给我钱,还要我再花钱给银行,太不值了。”
对于思想非常传统的薛大爷而言,为孩子留点什么总比让不认识的带走要强得多。
刚刚踏入60岁门槛的张阿姨却表示,自己无儿无女,房子的用处在于今后大病时可以卖掉换钱保命。在房子被卖之前,能为自己带来收益也是不错的事情。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