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传统型养老险 | 分红型养老险 | 万能型养老险 | 投连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养老险频道 > 正文
“老龄化”提速 促个人商业养老险变革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我国老年人口日益增长,个人商业化养老保险也跟着迎来变革性机遇,那么,其市场又该何去何从?

  日前,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显示,随着新中国成立后新出生的人口,也就是1952年和1953年出生的人口进入老年期,我国迎来了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

  截至2012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比上年增加891万,占总人口的14.3%,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达2273万人,预计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4.8%。

  对此,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表示,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存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养老、医疗保障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老龄服务发展不均衡,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滞后等不少问题。

  保险业内人士表示,近期关于老龄化进程,以及新型城镇化及户籍改革的政策预期进一步强化,引发了对于养老保障体系重构的热议。税延型养老险试点工作可能将出现积极信号。也将给商业养老险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个人账户空账问题待解决

  从基本养老保险来看,目前我国实施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结合的养老保险管理体制,在经过20余年发展后,暴露出个人账户空账运行、收益率低、管理不透明和不能跨区域转移等问题。尤其是由于企业统筹账户和职工个人账户两者关系没能解决好,因此一直存在着大量的空帐,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该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所谓空账,是对个人账户预筹与累积资金的超前动用,把按规定应累积若干年再行支付的资金提前取出,用于当前职工养老金的发放,结果造成个人账户空账现象。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到2011年,我国养老金个人账户空账规模已达到2.2万亿元。

  全国政协委员、合众人寿董事长戴皓在今年提交的《关于解决社会保险“空账”和缴费“双基数”问题的提案》中表示,就形成“空账”的原因来说,首先,转制成本是形成空账的历史原因。对于老职工在转制前都没有个人账户的积累,转制同时就形成了巨大的资金缺口,这一转制成本顺理成章地应由政府来承担。

  其次,巨大的养老金收支缺口是“空账”问题形成的直接原因。离退休职工人数急剧增加、许多国有企业效益差而拖欠保险费,由此形成“小斗进、大斗出”的局面。此外,个人账户性质不明确是“空账”问题形成的间接原因。个人账户的所有权没有得到有关方面的确认和法律的保护,往往被挪用。

  戴皓表示,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应推进税费改革,通过“费”改“税”,利用税收的强制性特征来保证养老金的足额征收。其次应加大政府补贴力度,确保养老金运营的平衡。此外,提升收益能力,确保养老金防范风险与增值。可利用养老金数额大、来源稳定的特点,将其投入到重点建设项目中,以提升收益能力。最后,利用国有资产弥补基金缺口。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原总裁杨超在今年的提案中表示,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财政收入增幅下降、缴存和领取人数的变化和养老金支出的福利刚性,尤其是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到2050年,我国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届时的劳动人口将难以承受巨大的养老负担。

  杨超表示,从欧美发达国家以及我国香港地区的经验来看,普遍做法是将个人账户制度作为强制性养老金制度的一部分,做实个人账户,利用个人账户制度缓解现收现付养老金制度的压力,同时积极推动养老基金的市场化运作。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