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保监会公布的数据,2010年养老保险公司企业年金缴费357。446亿元,同比增长35。6%;企业年金受托管理资产1039。14亿元,同比增长46。77%;企业年金投资管理资产708。96亿元,同比增长45。84%。从增长速度来看,2010年养老险公司的企业年金业务虽不及2008年的井喷式发展,但要好于2009年。2008年企业年金缴费、受托管理资产和投资管理资产分别增长了140。2%、463。79%、373。27%,而2009年增长速度分别为28。28%、49。48%、28。82%。
近年来养老险公司发挥专业优势,拓展企业年金市场,提高服务水平。自2007年保监会开始公布养老险公司企业年金业务情况以来,养老险公司企业年金缴费增长了317。83%,受托管理资产增长了1136。93%,投资管理资产增长了789。12%。目前97%以上的企业选择养老保险公司作为受托人。国企新锐当上“老大”2010年国寿养老在企业年金缴费方面,占据近半壁江山,达到48。57%。在受托管理资产方面,国寿养老也是第一,占比为30。69%。
从2007年至今,国寿养老的市场份额一直呈上升趋势,几乎是一年上一个台阶。国寿养老属于进场较晚的国企“新锐”,成立于2007年1月,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第二批企业年金资格评审中,获得受托人和账户管理人两项资格。不过凭借强大的市场拓展能力,国寿养老很快上位,并在2010年确定了其“老大”地位。
2010年11月又有利好消息传来,国寿养老通过整合获得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资格。拥有了保险公司能够拥有的企业年金基金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三项资格。
传统强者位次下滑
企业年金缴费方面,2010年平安养老排名第二,太平养老排第三。对于平安养老和太平养老来说,这已是第三度下滑了。平安养老从2007年的57。13%、2008年的43。88%、2009年的36。34%,降到2010年的28。64%。太平养老同样是从42。01%、16。68%、13。58%,降到2010年的10。69%。受托管理资产方面,平安养老排第二,太平养老排第四。投资管理资产方面,由于此前5家公司中只有平安养老、太平养老、长江养老具有投资管理人资格,3家公司自然排名前三。
这样的成绩已经让平安养老和太平养老感到了“风光不再”。作为传统强者,成立于2004年12月的平安养老和太平养老是国内首批专业养老保险公司,2005年业内首批获得企业年金基金受托管理人和投资管理人两种资格,2007年获得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人资格,是国内市场首批同时拥有三项资的专业养老险公司。特别是在2007年,长江养老和泰康养老还未被纳入统计范围,国寿养老市场占比不到1个百分点。平安养老和太平养老是保险公司中从事企业年金的两大绝对主力。
然而,2008年对于这两家公司来说成了一个拐点,此后3年,市场份额走入下滑通道。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