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阶段制定养老保障计划
吴穹夫妇依旧设想在50岁提前退休,开始享受悠闲生活,但基于社保养老金数目较少,达不到他们惯常的生活水准,两人打算于近5年每年花费4万-5万元来购买商业保险,以此构筑整个家庭的养老保障计划。
吴穹夫妇的朋友、资深保险规划专家严粟先生在了解了吴穹的家庭情况和要求后,提出了几点建议:
1.50岁-55岁夫妇两人都还没有享受社保,这期间的养老金要完全通过商业保险和家庭其它投资来解决;
2.55岁-60岁吴太太开始领取每月约1000元的社保养老金,家庭养老负担稍微减轻了一些,商业养老保险计划可以随之调整;
3.60岁以后双方都开始领取社保养老金,商业养老保险可以适当减少,主要起补充作用,一般维持总养老金约为社会平均工资的两倍就可以满足基本需求。
吴穹夫妇认同这种安排。因此严粟进一步建议,从整个家庭的养老保障考虑,按照以上各个不同时期的需求来分阶段制定计划,夫妇两人可以选择不同的险种,互相补充、搭配。
具体来讲,吴穹可选择友邦“智尊宝终身寿险(万能型)”,来重点解决50岁-55岁期间的养老金,可以每年领取一次;吴太可投保友邦“金福(分红型)年金保险”,重点解决55岁-60岁的养老金;60岁以后,双方都开始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的领取份额就可以适当降低些。
疑惑&解答
通篇看下来,蓝雅虹发现一个问题:吴穹夫妇年收入不到15万元,但每年投入4.6万元保险,是不是不合理?
进行这样保险设计的秘密理由是,吴太的实际收入大约为7000元,加上年终奖金,吴穹夫妇的年收入大约为20万元,本次养老保险的投保金额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为23%(他们已经投保了较为足够的医疗、意外险),合计保费未超过业内专家普遍认同的富裕家庭投保比例小于30%的共识,还是合理的。
【编后】吴穹真是够精明,蓝雅虹对他的仰慕之情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我怎么没早点想到?早五六年干嘛去了?现在这个年龄投保,费率肯定会高很多呀!
早五六年蓝雅虹和她家的牛人都没有想到,她以为……唉!计划不如变化快,水到才能渠成。后悔是没有用的,只有赶紧行动。
或许很多投资者会想:我自己投资不是能获得更高的收益?我还年轻,为什么要考虑二三十年后的事情?蓝雅虹是认为的:购买养老保险是一项稳健投资,是万一别的“鸡蛋”都打烂了还能保障良好生活的“保险箱计划”。“忧国忧民”的蓝雅虹因此呼吁各位看官:想想自己的养老计划吧!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