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对于退休生活的过分乐观,一方面是对于养老资金的消极储备,现代中国人的养老观念中充满矛盾。根据全球第二大保险公司法国安盛集团(AXA)最新调查显示,作为全球最希望“早退”的人群,平均希望在53岁就可以退休的中国受访者中,却仅有37%的在职人员已经开始积累退休财富,远低于54%的受访国家平均水平,而且,大多数受访者认为
退休收入应该主要由政府来提供,仅有66%的在职人员意识到个人也应该承担退休金筹备的责任。
虽然养老储备观念已经开始普及,但大多数中国人仍没有明确的养老资金储备计划。在安盛的调查中,大多数中国受据把退休收入的责任推给了政府,希望依靠社会保障来保障晚年生活。而事实上,目前
社保的保障范围也仅覆盖了全国15%左右的人口,且社保“保而不包”的特点也给其养老功能打上了一个问号。
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目前个人养老账户的规模已经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据了解,到2006年12月底,广州市
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账户结余-67.21亿元,空账率33.40%。且不说实际个人养老账户中的空账问题,仅是这项改革就使得个人养老金账户的缴费比例减少3%,将直接造成退休后的每月养老金的减少。
尽管3%的调整对每个人的具体影响并不相同,但是对越年轻的人来说,影响越大。因为每个月入账的减少和累积时间的拉长,复利的因素被不断放大。在综合了通胀等因素后,调整后的养老政策对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来说,未来每月基本养老金的减少额可能达到1000元左右。此外,养老政策的调整对收入越高的人群来说,影响越大。因为收入越高,被划入统筹的绝对数字越大,将来的养老金向社会平均线倾斜,造成退休前后收入的反差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