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社会,争夺养老资源“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口已占总人口的8.87%,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上升了2%。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理公布:预计到2025年,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6,2050年将占到1/3.
社保空账,国家财政“鸭梨山大”
中国的社保体制是“现收现支”,即用现在的劳动人口挣的一部分钱来赡养现在的老人,而当现在的劳动人口将来老去的时候,又要由将来的劳动人口拿出一部分钱来养他们。这个体制的有效运转建立在一个假设基础之上: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大大超过退休人员,缴纳的社保收入超过需要支付的养老金。
然而,中国现在已有养老金缺口1.3万亿元,每年需财政补贴上千亿元。更让人担忧的是,这个数字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这个缺口还会迅速扩大。有专家预计,按照现状在未来三十年时间里,我国城市养老金“空账”规模将达到6万亿元。而据世界银行的估计,这个数字可能会达到9万亿元。
替代率低,生活品质难以保证
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水平之间的比率。比如,某人退休前月薪5000元,退休后养老金2500元,则养老金替代率为50%。世界银行组织建议,要想基本上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养老替代率应不低于70%,而中国近几年养老金替代率不足50%,且收入越高替代率越低,目标替代率也仅有58%。近些年,国家在社会养老福利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但社会养老保险“广覆盖、低保障”的特点决定了它只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尤其对于高薪人士,如果单纯依赖社保养老,在职收入与退休收入会有巨大的落差,则不可避免地面临生活质量的急剧下降。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