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产品也是一种商品,更需要依据自身收入量力而行。大家都不乐意成为“房奴”,但现在四十岁以上有人投保的金额超出收入太多,成为“保奴”的危险你是否意识到了呢?
006年麦肯锡的调查显示,只有不到30%的商业保险购买者是通过公司集体购买的,远低于商业医疗保险在其他国家的水平,其他相关分析显示,城市人口中有超过50%的居民没有任何形式的医疗保险。调查显示,目前中国的医疗卫生支出中有超过60%来自于个人,大大高于一些中等发展中国家20%-30%的水平。国家的职工医保体系只覆盖了1.3亿人,由于保费交纳管理等各方面的问题,发展速度不可能有很大的提高。71%和76%的被访者认为现有的国家医保体系不能在住院和大病支出方面解决他们的潜在需求,希望通过其他的途径,如商业保险来解决这个问题。“将中高收入人群的医疗保险交给市场去解决。”这是麦肯锡调查的结论。
事实上,“求人不如求己,像我这样单位不负责医疗保险的人绝不在少数,自己买份商业保险,求的就是心安。”在私企打工的陈晓东经理在银行理财柜台寻找着合适的保险产品。“很怀念有公费医疗的日子,但那是旧时光的尾巴了。”陈经理感慨。“越是高端的客户,对于保险商品的需求就越大。像是趸交(一年交清)的保险产品,我们按3%收取手续费,这种产品的手续费在中间业务的数额一直在增长。”工行孙经理证实了陈经理等富人的想法。
如果你具备一定金融知识,基金投资在5年内来看,平均收益达到4%-5%不是太大问题;国债是老人家热衷的驼鸟式理财方式;股市震荡,并不适合大多数居民;保险是微利的,但大家看中的是它有一份保障。“孙经理分析道。
“事实上,像普通城市工薪阶层,收入不高,无法抵御巨大的风险,才是最需要购买保险的人,同时也是商业保险投保的主力军。”杨老师指出,购买商业保险在价格上,相当于购买耐用消费品。“国十条”指出,要大力推动健康保险发展,支持相关保险机构投资医疗机构,针对的是城市居民最关心的方面。“按照管理人的假设,风险带来的是时空上的经济损失,保障结构中,社会保险、商业保险及行业保险(如电力、农垦等行业亦有自己的保险资金储备)是保障系统的三驾马车。”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