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岁不小了该考虑养老的事了
全国两会召开前,人民网发布了一项调查,共列举了就业问题、民主监督、教育公平等16个话题,“养老保险”高居榜首,成为两会期间网友最为关注的热点话题。在成都,全市养老金水平已从2003年的537元/月增长到了2010年的1269元/月。与此同时,一项最贵的“富人险”在成都扯眼开卖,它所推出的包括“养老保障”在内的“5年缴费最低150万元”的产品,在开卖当天吸引了150名成都富人捧场。
“养老”正前所未有地成为社会公共话题。但是,如果现在你还认为养老是到老时才会面对的问题,如果你还抱着养儿防老的观念,那么,很遗憾,你OUT了。一项专门针对成都市中高收入家庭养老规划的调查显示,超过四分之三、30~45岁的中高收入人群表示现在就在开始规划养老。为何养老规划出现令人意外的年轻化趋势?这份《成都市民养老规划调查报告》对此进行了详解。
■神鸟调查显示:九成中高收入者不再指望养儿防老
■超四分之三的30~45岁调查样本已开始做“养老财务规划”
■近九成受访者自己规划养老,只有不到一成在理财师建议下进行养老规划
年收入10万元以上、成都中高收入群体如何养老?
调查对象:“居住在成都一年以上,年龄30~45岁,家庭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成都市中高收入群体。
调查方法:结构问卷电话访问,定量调查了1200份样本。
样本结构:31~35岁的占29.4%,36~40岁的占40.3%,41~45岁的占30.3%;收入在10万~30万的占87.7%,拥有一个子女的家庭有70.6%,已婚无子女的有14.2%;拥有本科学历的占被调查者的53.1%。
调查内容:市民对传统“养儿防老”观念的态度;市民养老规划。
调查目的:根据市人口计生委的统计数据,成都市总人口在2008年底已接近1125万。有关资料显示,在2001年,成都市65岁及以上人口已占总人口的8%,人口年龄结构由成年型向老年型转变,进入老龄社会。成都市人口老龄化不仅呈加速发展趋势,还呈现出高龄化的趋势。因此,“养老”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成都市民特别是中高收入人群对“养老”持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相信“养儿防老”的说法吗?他们的养老规划可能呈现什么样的新特征?带着这些疑问,神鸟数据把目光投向了这部分群体。
调查结果?养老趋势
超过四分之三的年轻人提前规划养老
对于父辈们来说,许多人可能是到了退休后,才会去考虑养老的问题。但调查数据正在颠覆这一传统现象:提前规划养老的群体正呈现年轻化的趋势。调查报告显示:这群年龄在三四十岁的中高收入人群中,已有超过四分之三的人提前考虑养老问题。
“现在就该考虑养老问题。”这是76.8%的受访者投票选择的答案。收入相对较低的家庭,在养老方面的压力越大,因此就会有更多的家庭提前在养老方面规划。数据显示:家庭收入在10万~30万的家庭中,认为养老“现在就该考虑”的比例为78.4%,高于家庭收入30万以上的家庭13个百分点。
从不同年龄段来看,36~40岁人群中认为“现在就该考虑”的比例最高,为25.9%。
而数据显示:有两个以上子女的受访者认为现在就该考虑的比例最大,为86.4%,只有一个子女的受访者认为现在就该考虑的比例最低,为75.2%,无子女的受访者中,此比例为77.5%。
出于上述考虑,目前已经有不少中高收入群体着手养老规划,而且规划方式呈现多元化。数据显示,以“养老保险”这一方式进行养老保障的比例最高,达到了87.7%。此外,表示通过“固定资产投资”、“银行存款”、“购买金融产品”养老的比例,也分别达到了72.2%、59.3%和56.8%。
不难看出,除养老保险、银行存款等传统的“存钱”方式外,高收入群体养老规划呈现多元化趋势,表示通过购买固定资产和金融产品进行养老规划的受访者比例均超过一半。那么,这个群体每年在养老规划上支出多少钱?九成受访者表示,自己每年在养老规划上的花费在5万元以下。
而且,大部分人多是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了一套养老规划。调查数据显示,92.0%的人是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规划,只有不到一成的受访者,是在理财师建议下进行养老规划。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