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曾号称“永不沉没”的工业奇迹,“泰坦尼克号”事故灾难使人们意识到表面再牢靠的事物,在忽略风险的情况下也有倾没的风险。
投资理财同样也是这个道理。面对如汪洋大海一样的投资理财市场时,你会是身在“泰坦尼克号”上的哪一类乘客,选择忽略风险继续前进,还是提前预警并采取防御措施?
仅以过去两年为例,在2010年三季度A股大幅上涨的影响下,许多投资者在忽略市场风险预警的情况下,盲目将阵线转移至权益类投资,甚至赎回原有低风险固定收益产品。
这样不顾投资风险的结果已经很清楚。在2011年整年的震荡下行基调中,权益类投资撞上“冰山一角”,业绩大幅亏损下滑。而与之相对的是,固定收益产品体现出较强抗跌性,货币基金更是以整体年均收益3.60%,取得超一年定存投资回报。那些具备先见之明、保持投资防御的“乘客”无疑成功脱险。
在对抗通胀的漫长岁月中,风险类权益投资似乎成为获取高收益的有效选择。但正如泰坦尼克号曾逝去的辉煌,市场投资如航行在汪洋大海,要想成功航行除具备劈波斩浪的勇气和技巧外,还需要更多的防御技术,以构建投资资产的“安全垫”。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