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本报记者继续走访了保险业人士,请他们过招,在通胀压力下,如何抵御财富不断缩水的危机。
通胀不息钱就难逃被贬值“杯具”
近日,一则“四川阿婆在1977年存下400元,而33年后的今年,连本带利仅取到835元”的消息,成了大家感叹通货膨胀跑得如此之快的现实依据。
据有关专家分析,从购买力来看,1977年的400元现金,应该不止现在20000元这个数。可是,33年后,原本相当大款的阿婆,拿到这835元的养老钱,却买不到多少东西。而这则故事,却成了现实生活中“保守存钱”与“灵活投资”两种不同理财观的鲜明案例。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不少中青年投资者表示,他们已经感受到了近期通货膨胀带来的压力,同时面临如此高企的CPI,中宏保险方面人士也表示,物价上涨迅速,通货膨胀预期加剧,收入减少、医药费激增是许多老年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原来准备的养老金可能也不够充裕了。
调查大量资金寻求储蓄以外的出口
东莞保险业资深业内人士也向记者透露,不少投资者现在处于手里拿着闲散资金,却不知道未来,哪些投资产品会成为“钱生钱的速度更快”的。特别是临近年底,大量的资金被回笼,该业内人士补充道,这样持币待投资的市民并不在少数。
对此,中宏保险有关理财专业人士则分析,就目前的投资环境而言,由于楼市受到宏观政策调控,投资的门槛和资金要求不断提高,而通胀的压力又驱动大量资金寻找银行储蓄以外的出口。
记者走访中也了解到,目前,不少驻点在银行内的保险公司代理人,几乎清一色向前来咨询投资的市民,推荐“分红型”险种。对此,上述业内人士则表示,并不是所有的投资者都适合这类险种。“最主要的还是根据投资者自身需求而定投资规划。”
那么,在眼下如此骤增的通胀压力大环境里,如何规划好自己的家庭理财,抵御财富可能不断缩水的危机呢?该人士则建议,中青年人士应尽早储备养老金,选择长期稳健可靠、低风险且能抵御通胀的理财产品,以保证养老资金的稳健增值和专款专用。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