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40年后能拿到养老金吗?
一个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我们的资本市场并不成熟,企业年金进行市场运作的时候,如何监督基金管理公司和信托公司?政府职能部门如何保证员工养老金不会越变越少?
企业年金是由企业自主建立、个人自愿参与、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管理运作的一种补充养老保险。也就是说,建立了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的职工,每个月的工资除了要扣除正常的医保、社保、老保以外,还要拿出一部分钱来交到企业年金基金里去,而且这个基金只能到职工离退休以后才能拿到。这对一个年轻人来讲可能是40年,这么长时间会遇到政策变动、通货膨胀等投资风险,职工自然要问:谁能保证几十年以后,我真的能拿到这笔钱?
全国总工会日前专门组织的一次调查也发现,中国的企业年金无论从参加人数还是从基金数额上看,规模都不大,进展也很缓慢,大部分企业对发展企业年金很冷淡。
为什么企业对一举多得的年金制度热不起来?调查发现,资金运作安全是职工和企业疑虑最多的。东风汽车集团公司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公司在与工会沟通过程中发现,职工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基金的安全性,很多职工甚至明确地说这个钱实在不行就存到银行里,这样起码能保本,因为这可是职工的养命钱。"职工对年金安全性的关注程度超过我们的想象。"东风汽车集团人事部魏志刚说。
一位曾参与企业年金制度设计的人士也承认,目前发展企业年金最大障碍在于,有资金实力、已经建立企业年金的大企业主担心的资金的安全。
守护神:保证基金安全
很多专家都用"养命钱"来形容企业年金。专家们认为,寻求一种规范、合理的制度,才是保证资金安全的根本。
企业在建立了年金计划以后,把钱交给独立于企业和职工的第三方——企业年金理事会,理事会在处理这些资金时会遇到如何保本和增值的挑战。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教授说,如果我们保本看守企业年金资本,钱是不会少,但是从长远看,这些钱有可能贬值,比如受物价等因素的影响。这样一来,就有一个增值的选择,就是把资本投入到市场上去。据统计,目前国内企业年金规模在500亿元左右,预计今后每年新增额将逾1000亿元。
但市场运作必然面临风险,如何将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2004年5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实施了《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对企业年金计划制定及资本运营的各个环节作了较为详尽的规定,其中专门对企业年金基金运营中的委托人、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的资格认定和职责等作出了规定。这一制度明确,我国实行信托型的企业年金制度。受托人在整个企业年金管理运行中处于中心的地位和承担全部责任。加上此前颁布的一系列政策,为企业年金入市打开了绿色通道。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