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盛首席营销官连宗杰则透露,由于监管在试点阶段的限制要求,“保得盈”在上市初期销量额度有限。目前已经有很多客户来向公司咨询这款产品,也有很多其他消费者在看到有关变额年金产品的新闻报道后表示很有兴趣。其认为这款产品销售后会供不应求。
保费计入方式尚无定论
出于管控风险的考虑,此次变额年金试点,保监会对保险公司资质、销售地域、产品设计都做了较严格的规定。目前积极研发变额年金保险的险企多为合资公司,外资股东在研发上给予经验和技术支持。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等中资大型寿险则持跟随和观望的态度。
马哲明认为,变额年金险运作需要有强大的风险管控平台。由于该险与资本市场联系更紧密,保险公司在风险防范上,需要一套切实且相对透明、可监控的风险对冲机制。根据保监会对险企内部管控的要求,并不建议所有同业贸然开发变额年金险。他举例日本保险市场在金融危机之前有20多家保险公司销售变额年金险,但金融危机之后,仅剩余2家保险公司提供变额年金险,其中一家就是安盛。可见变额年金险对险企内部的风控和投资能力需要有严格的要求。
除了变额年金险对险企的风控能力要求高令多数公司选择观望之外,业内认为还有个原因是其保费计入方式对险企业绩提升帮助不大。由于变额年金险在国内属于创新保险,不同于万能、投连险已经确定了保费的计入方式,变额年金险的保费计算方式保监会仍没有具体规定。马哲明表示,变额年金险的保费进入了投资账户进行运作,与此同时它亦兼具身故及意外保障、年金收益功能,因此保费计算方式应该跟投连险不一样。作为全新的品种,金盛亦正与保监会在保费归类上积极沟通深入探讨之中。但其表示,在海外,变额年金险的保费是按照风险保费计算。
业内认为,变额年金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是一个盈利能力相对较弱、风险性偏大的产品。它是一种量大利薄、以量补利的产品,只有做大市场后,才能对公司业绩有推动作用。中资寿险公司并不需要靠这款新品种来争夺市场,相反合资寿险公司则可利用这款保险来提升自己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从长期来看,在人口老龄化加快的背景下,变额年金险在国内的发展具有广阔空间。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