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第一季度保险公司共推出24款保险产品,其中16款是分红险,占比超过六成,此前大热的投资型保险已逐渐淡出市场。
分析人士指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之下,分红保障型产品由于与资本市场挂钩较小,固定收益部分和保险保障能够得到保证,又能获得一定的红利分配,因而受到了投资者的欢迎。
但是保险理财专家提醒消费者,一定不要盲目跟风,要理性看待分红险并应根据自身需要做好资产配置。
要理性看待分红险一定要避免以下的误区:
其一,认为分红险一定能分红。需要明白的分红险的收益保本但不固定。因为保险公司会在每个会计年度的结束之后才将分红险帐户可分配盈余的70%分配给客户,要是没有盈余,当然就不会有红利。
分红保险集保险和投资功能于一体,基本上按期返还,还会有分红。一般来说,专家理财的“分红保险”收益会高于1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但理财收益受制多方因素,红利的多少每年的情况不同,只有完成年度会计结算后方能得出结果。因此红利是不可预见和不能保证的。其实换算下来,分红险也不一定就会比银行储蓄多出多少利息,而且分红险购买的的时候还要比银行储蓄多支付了一部分手续费,但是分红险兼具保险的功能,这是银行储蓄所没有的。
分红险不适于收入不稳定的家庭投资。因为分红保险的变现能力较差,一旦入保,中间须用现金再进行投保,退保可能连本金都难以得全。如果确实需要购买分红保险,就必须先储蓄一部分资金以备家庭急用。
分红险更适合收入稳定的高收入家庭,用作未来资产保值或者给孩子储备未来的生活资金。或者适合于适合要抚养丧失劳动能力家庭成员的家庭,如残疾智障儿。因为这些人再投保其他保险很难,而且他们以后的生活不需要太多钱,只要分红险每年返还的年金就可以满足需要。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