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传统型养老险 | 分红型养老险 | 万能型养老险 | 投连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养老险频道 > 分红型养老险 > 正文
插班年金保险 险企将重组市场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继社保养老、企业年金之后,商业保险成为完善养老保障的第三大支柱。目前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以商业险养老。那么,如何选择合适的产品呢?

  手握186亿上海企业年金的长江养老保险公司(下称“长江养老”),可能在近期迎来大股东的更迭,而接盘者将是对年金业务觊觎已久的保险巨头太平洋保险(下称“太保”)。

  本报独家获悉,在上海市有关部门的主导下,太保有望通过受让上海国际集团在长江养老近20%的股份,从而成为长江养老的控股股东。

  针对此事,太保和长江养老官方均三缄其口。知情人士表示,由于方案尚未敲定,重组一事依然存在不小变数。

  大股东易人

  本报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根据重组草案,长江养老目前的第二大股东——太保旗下的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下称“太保资产”),将受让目前第一大股东上海国际集团(下称“国际集团”)全部近20%的股权,从而使其所持股份增至33.2%,其他中小股东的股份维持不变。

  股权转让一旦完成,太保资产将取得对长江养老相对控股地位,而国际集团则退出长江养老的股东行列。

  成立于2007年5月19日的长江养老,注册资本金为5亿元人民币,是年11月,长江养老定向增发,资本增至5.36亿元。其股东前三甲,分别由持股19.947%的上海国际、持股13.269%的太保资产和持股10.545%的宝钢集团占据。

  当时,国际集团被普遍视作上海市金融控股的重要平台,其整合长江养老、安信农保和大众保险等多家沪上保险公司,而组成保险板块的说法甚嚣尘上。

  但到了今年10月,国际集团与金控之间似乎不再是“等号”。不久前上海金融工委副书记吴建融对某媒体表示,国际集团并非金融控股公司。

  同时,前述知情人士称,全球金融危机中出现的金融混业风险,也让国内放慢了金融控股公司的组建步伐,而这也是上海市此次考虑变动长江养老股东结构的主要原因。

  另外,一位上海市政府人士表示,事实上,上海市相关领导希望当地的国资重组,能尽可能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进行。对保险板块的整合而言,拥有强大的团险业务资源和险资投资实力,却一直未能获得与其保险集团战略相匹配的养老险公司牌照的太保,似乎是比国际集团更为合适的选择。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