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君的分红通知书上写,她的这份保单,2008年年度的分红为19元。而小霞的分红通知书上却写着,其2008年度的分红,可以购买交清增额保险,保额为50元。
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原来,分红险的分红领取方式有好几种,一种是交清增额,一种是累积生息,还可以有现金领取、抵交保费等方式。当初投保单上,小君和小霞在“分红领取方式”上挑了不同的格子,才出现这样的差异。
看来,当你投保分红保险产品前,还得先搞清楚每一种可供选择的分红(红利)处理方式,从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
领现金,保户最爱“真金白银”
对于很多买了分红险的投保者来说,拿到“真金白银”才踏实,因此大都倾向于采取现金领取这种最直观的红利处理方式。
但分红险投保者需要了解的是,分红险的保单红利是依据保单的现金价值多少来分配,你所缴纳的保费对投保公司整个分红险保费“池子”中占比越高,所作贡献越大,你可以分得的红利自然越多。特别在投保的最初几年,由于保单的现金价值比较少,分红也会特别少。
如在上海工作的秦先生是一名外资公司白领,2005年初他购买了一款5万元保额的分红型保险,年缴保费1740元。2006年第一季度,他所持保单第一次分红,获得的红利只有16.52元。2007年初,秦先生的这份保单累计缴纳保费已经达到3480元,他的第二次分红收益增加到了21.92元。2008年3月份,他收到了第三次分红情况告知书,这次,因为2007年资本市场表现好,他的保单分红也上涨到了近70元。
对于秦先生这样的保额不高、年投入保费较少的保户来说,每年能够得到的分红金额并不会很多,每年的红利数额比较有限,为了较少的金额每年去办理红利领取手续,既不方便,也不经济。所以建议这类投保人不如变更红利的领取方式,看看是否选择以下几种方式中的某一种,会更适合自己。
反之,如果投保的分红险额度较高,缴费也不少,那也可以每年领取现金分红,给自己一笔小收入。
变用途,不如用红利抵保费
目前,也有不少保险公司都允许保户以每年的红利抵缴保费。
如果保户选择了以抵缴保费的方式来处理红利,保户就可以在需要缴纳保费时,以自己同一份保单上分得的红利抵充一部分到期的应缴保费。
比如,今年32岁的阿新在2007年投保了一款分红型终身寿险,基本保险金额10万元,保险期限至80周岁,选择20年缴清保费,每年需缴纳的保费为4100元。阿新投保一年后,分得红利65元,他选择采用抵缴保费的红利领取方式,阿新第二次只需要另外交给保险公司4035元保费;投保两年后,保险公司给付红利有所增多,增加到157元,阿新第三次需缴纳的保费可降到3943元。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