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保障期限划分,人寿保险可分为终身寿险和定期寿险。两者虽同属寿险阵营,但还是存在明显的不同。
保障期限不同终身寿险的保障期限为终身,被保险人不论因意外还是疾病导致身故或高残,均可得到等同甚至超过保险金额的保险金给付。而定期寿险的保障期限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合同到期后已交保费不可拿回,保险期限一般有10年、15年、20年、30年等,或保障到50岁、60岁、70岁等约定年龄。现在市场上还出现了“返还型定期寿险”,作为一种储蓄型险种,投保这一产品的消费者,当保险期限届满时可取回本金及利息,保险合同同时终止。
费率差别明显这是因为终身寿险属于可返本的储蓄型险种,定期寿险则是消费型险种。以同样是30岁男性投保人、交费期限20年、保额10万元为例,若是定期寿险,每年交纳保费约300元左右。而终身寿险保障达终身,20年中每年要交纳的保费在3000元左右,甚至更高。因此,对于事业刚刚起步的年轻人或收入较少的人群来讲,大多数人并不适合终身寿险,一是其保费较高、保障额度较低,年轻人更需要高保障、低保费的产品来规避身故风险;二是保费的投入也是一种投资,终身寿险的回报率显然偏低,且对被保险人本人无贡献可言。而消费型的定期寿险可以让投保人在家庭责任重大时期,以较低的保费获得最大的保障,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留意五项特有条款
由于人寿保险的保障对象是人的身体和生命,且期限较长,因此,投保人要注意寿险合同的五项特有条款: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