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传统型养老险 | 分红型养老险 | 万能型养老险 | 投连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养老险频道 > 分红型养老险 > 正文
顶梁柱零保险 1岁宝宝却投保30万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随着房价高企,目前“百万豪宅”越来越多,家庭资产主要集中在房产已经成为都市常态。但绝大部分人并没有对家庭主要资产进行保障,堪称保险业一大怪状。
  点评:找熟人买保险并非不可,但前提是要跨过人情这道坎。据了解,向熟人卖保险已经成为保险代理人“成长”的必经之路。在保险公司的培训课程中,向熟人推销保险更被升华为“缘故法”。也有投保人陷入误区,因为对陌生来访的保险代理人不信任,因此宁愿找熟人买保险。不过,买这样的人情保险要注意了解产品是否真正适合自己。

  一般来说,保险公司每个阶段都会推出重点销售的险种,以实现业务的快速增长,任务依次分解到每个营销员头上。这种情况下,熟人推荐的险种有可能并不合适自己。

  怪状6:有“医保”不必购买商业险

  典型案例:唐女士所在单位为其购买了医保。考虑到已有医保傍身,唐女士没再购买商业保险。去年,唐女士住院花去5000多元,医保只报销了3000多元。唐女士使用的进口药、特效药都不在医保报销目录内,唐女士只能自己埋单。

  点评:新医改实施后,商业保险的作用并没有削弱。医保的基本设计原理是低水平、广覆盖,超出部分由商业保险解决。重大疾病的平均治疗费用为10万-20万元,社保最高支付限额显然与这个水平有差距,个人还需根据情况补充商业险。某些药品(新药、进口药、贵药等)以及一些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都不在医保报销范围之内,商业保险可对此部分进行补充。此外,保险专家指出,医保注重的是医疗费用的报销,通常人患病后,除了直接的医疗费用外,还会产生以下三方面的费用:一是后续治疗费;二是不能工作失去收入来源的费用;三是发生重疾后的后期治疗费、营养费、护理费等。这些费用可以通过商业保险解决。

  怪状7:购买意外险“兆头不好”

  典型案例:李先生认为买保险兆头不好,从不买保险。李先生的同事某日意外摔伤,医疗费用由保险公司埋单。李先生认为,此君有此一劫,都怪之前买了保险,惹了祸。两个月后,没有买保险的李先生也发生交通意外。不过,李先生的医疗费用只能自掏腰包。

  点评:因“保险兆头不好”不买意外险是个误区。和保险公司其他险种相比,意外险堪称人人必备的护身险种。因为这一险种普遍花费不高,几十元至几百元即可带来一年保障。不过,在购买意外险时要注意其保障范围。以保险卡为例,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卡主要针对经常出差或是每年都要旅行多次的人士;航空平安卡主要针对“飞行一族”;交通意外保险卡则主要针对经常乘坐轮船、火车和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的人。

  怪状8:寿险是唯一保单

  典型案例:姚太太在保险公司代理人强力推荐下,购买了缴费20年的某款寿险产品。这份保险类似强制储蓄,姚太太每年向保险公司缴3000多元,55岁退休时,姚太太每月可从保险公司领回一笔钱。这张寿险保单是姚太太唯一一张保单。某日,姚太太生病住院,想到保险公司或可理赔,这时才发现,这张寿险保单除了提供养老和身故保障外,并无其他用处。

  点评:通过保险为养老做规划是不错的选择,但将寿险作为唯一保单却不可取。保险专家指出,从风险的迫切性上看,意外和疾病的风险是每个人最易面临的风险和最需要化解的风险。从保障的先后顺序来看,意外险和疾病险应当成为个人购买保险的首要选择。在购买了足额的意外险和疾病险之后,再进一步对“养老钱”做长期规划。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