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到2050年,将有大约80%的老龄人口生活在中低收入国家。这些国家人口面临非传染性疾病致死和致残的风险是高收入国家的4倍。而这些国家往往老龄化起步晚,能够用来适应的时间也较短。
中华医学会党委书记饶克勤指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老龄化同步,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GDP一般在5000到10000美元以上,而中国是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即“未富先老”。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穆光宗说,中国老龄化趋势不可阻挡,而养老服务体系滞后于养老服务需求,可谓“未备先老”。
中国老龄科研中心2011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余寿中有2/3时间处于带病生存状态。呈现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的老年人有3300万人。
中国卫生部副部长尹力指出,中国老年人多,带病生存时间长、医疗费用高,老年卫生政策和措施还不够完善,针对老年人特点的专业化医疗卫生服务还没有形成,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针对老年人服务的能力还十分有限。
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说,由于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中青年一代照护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力不从心,迫切需要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家庭小型化、空巢化、农村人口外流、社会转型加速,都使老年健康问题成为社会政策的重点领域。
“有保障有尊严地步入老年”
老年医疗保障及卫生服务需加强
7日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卫生日主题活动中,世卫组织驻华代表蓝睿明表示,要通过强调健康积极的老龄化策略,促进整个生命历程的健康;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何安瑞表示,应推动建立各种支撑系统为老年人提供支持,使他们生活得积极和健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