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年轻人,凭着自己东拼西凑来的2万元,通过自己17年来的卓越投资,竟然变成了一个拥有1000万资产的富翁。最近这个实例经过媒体披露后引起较大关注,那么这究竟是真的吗?工薪族理财现在还能暴富?理财和不理财的区别能有多大呢?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A:从两万到1000万引人关注
最近,《重庆晨报》等媒体报道了重庆市工行一位理财师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从借钱两万起步,十年成为千万富翁的故事。
文中提到,工行人员马进从2万元起家,不但造就了近千万元资产,而且还成为一名拥有600多位固定客户、影响1.6亿元资金走向的知名理财师。
马进的第一桶金是从倒卖国库券开始的。1988年大学毕业后,马进成为工行重庆分行的一名营业员。偶然间,他听到农村的一位亲戚说:"国库券现在在农村"泛滥成灾",农民整天都为变现问题伤脑筋。"
由于工作关系,马进知道当时城里的少数银行网点,其实已开设了国库券交易业务,而且存在地域差价。于是,马进决定借2万元做国库券生意。近一年时间,马进就赚了近10万元。
马进的第二桶金是从股市赚进的。1992年,马进被调到工行证券营业部。当时正是重庆一级半市场股票(非上市公司股票)最火的时候。市场上有万里、实业、重百、奎星楼等10多个品种。虽然他对股票一窍不通,但他决定赌一把。
马进花了半个月时间,亲自到这些公司作调查,最后在2元-4元之间陆续买了2万股重庆实业的股票。半年后实业登陆深交所。开盘当日,他以14元的价格全部出货,净赚20多万元。随后他又以类似手法,买了西南制药、渝开发和渝钛白的认购证和股票。三年下来,马进进账近200万元。
马进的第三桶金是通过房市、股市、期货等综合取得的。1997年是一个投资机遇年。那年股市正红火、重庆直辖使地产、商业充满各种机遇。马进则把资金分作了四份进行投资:第一,用来投资有短线机会的金融品种,如股市、期市等。他把这类视为"高风险投资",资金比例占20%。第二,用30%的资金投资产业。因为时间和资金有限,他只持股不参与经营。1997年,他与朋友成立了一家从事贸易业务的重庆紫荆数控机械公司。目前这家公司每年分红回报在15%左右;同年,他又投资20多万在解放碑大都会对面开了一家名为"小酒库"的酒吧,目前每个月至少能获数千元的收益;1999年,他以每平方米3000元的价格,在解放碑得意广场买下了一间145平方米的门面,开了一家"真味餐馆",目前收益也不错。第三,把40%的资金用在当时最看好的非流通股和地产项目上。1998年起北京等地开始兴起炒房热潮,那个时候重庆房市虽然没什么动静,但他认为"很快一定也会火起来"。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他通过间接投资有土地公司股权的方式投资。很快,负责高新区土地开发的重庆渝高公司映入眼帘。这几年高新区的土地开发轰轰烈烈,渝高效益不错,马进每年仅分红就有10万多元的进账,平均收益超过12%。未来如果成功上市,其价值将达到600-700万元。第四,自留10%的资金作为预备金,用来应付投资和生活中的不确定因素和需求。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