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迟疑的同时,您可曾想过:在贷款还完之前,房子、车子在一定意义上还是属于银行的,如果因一些原因停止供款,银行随时有权收回这一切。在婚前,男性同胞会信誓旦旦,要让对方在自己的努力和爱护之下,过上童话世界的生活;女性同胞更是满腹柔情,倾注所有的爱心来营建自己的“小窝”;儿女出生了,我们觉得生命很神奇,自己特伟大,决心无论如何,都要给儿女最全面的关爱,让他们能赢在人生的起跑线上;还有含辛茹苦养育了我们几十年的父母,想到他们日渐增加的皱纹和白发……要是自己是家银行该多好啊!
我们几乎没有可能拥有一家银行,但不知不觉中却已经成了一部“银行柜员机”。按揭款项会定期从您的银行户口里转帐,家庭中还有各种各样的开支也会定期或不定期的“蚕食”您的收入。唯一跟真正的银行柜员机不同的是,银行柜员机可以显示“余额不足,非常抱歉”,而当我们不得不无奈的告诉亲人“余额不足”的时候,还能有勇气对他们说“非常抱歉”吗?面对亲人失望但又必须理解和宽恕我们的眼神,我们会想到什么呢?未尽的债务,必须有人来承担,是年迈的父母、无辜的另一半、还是懵懂的下一代呢?他们到底做错了什么?
风险对于个人,确实是偶然的,但对于一个大的群体,却又是必然的。没有足够保险的人生,无异于在跟命运之神进行一场博弈,赌注是父母的养老金、家人的生活费、儿女的教育金,我们愿意输吗?如果我们输了,谁来承担因为我们的侥幸心理而带来的恶果呢?
在一些保险观念比较先进的国家,大家认为拒绝保险的人一般只有3种:无能的人、无知的人、自私的人,虽然有其偏激之处,但也不无道理。
一杯饮料几元钱,一包香烟10元钱,一杯咖啡20元。几杯饮料、几杯咖啡可以让我们拥有一份意外风险的保障,而每天一包烟钱则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加全面的保障。在都市中,要找到真正没有能力购买保险的人实在很难,关键是看您对保险存在什么样的看法。愿不愿意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兑现自己对亲人的承诺,成为我们是否购买保险的真正原因。
其他类型的家庭保险观念,笔者会陆续在相关文章中与大家进行探讨。
拒绝保险,我们可能会辜负亲人的信赖、背离自己的生命价值!
对保险说“不”需要莫大的勇气!
来源:金融网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