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通胀来临,很多投保人都会顾虑重重——现在保险公司承诺到退休后每月发1500元保险金,可是随着货币贬值,将来这点保险金能值多少啊?
买保险担心兑现时保险金“缩水”可以理解。不过,保险理财专家表示,为了有效“抗通胀”,可购买投资型保险,使保险金随着利率、通胀及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的波动而保值增值。
据悉,传统保险采用固定费率和定额给付方式,这种保险无法应付利率波动和通胀带来的影响。投保人一旦购买了此类保险,保费与保额就不再改变。当利率下调、通货紧缩时,保险公司将面临“赔钱”风险;而当利率上浮、通货膨胀时,保险公司又将面监投保人退保的风险。为了有效预防上述两种情形出现,投资型保险应运而生。
“保险理财有两层意思,包括保险产品具有保障功能,还有保险本身附带的理财功能。”中国保监会政策研究室主任周道许指出,保险的理财功能能实现保险资金的增值。这种增值是依据投资型保险长期投资所带来的。
目前,能够有效达到理财功能的保险有分红险、万能险和投连险。从长期来看,此三类保险都有可能“抗通胀”。
分红保险是保险公司将其实际经营成果优于定价假设的盈余,按一定比例向客户进行分配的新型人寿保险产品。若购买分红险,投保人除了享受固定的保险利益外,每年至少可分享保险公司70%分配盈余作为红利。保险公司都有专业的投资团队,在抗通胀方面都会有较强的能力。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