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6月份两次降息,理财市场“几家欢乐几家愁”。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逐步走低,而保险产品受降息带动,形成销售利好局面。市场人士认为,在考虑了利率浮动范围扩大和最近的两次降息后,预计今年银行利润率不会再有额外压力。利率市场化将促使银行必须更多发展中间业务,银保产品或将再次获得发展机遇。
保险产品短期利好
7月6日,央行再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31个百分点;自同日起,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
“一直以来,保险产品的收益不敌银行理财产品,而随着利率下调,后者的收益将下降。”一位保险业内人士7月11日分析指出,当前降息对保险业将产生积极影响。
普益财富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各期限人民币债券与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收益率和5月份相比全面下滑,平均下滑幅度在16个基点左右。
而从保险产品收益率来看,近日有分析人士对各大保险公司万能险结算利率作出统计,今年前6个月绝大多数万能险结算利率在3.5%—4.75%区间内,仍低于当前的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4.75%),降息缩小了二者之间的收益差距。
一家寿险公司精算师7月11日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目前环境下,万能险的结算利率不会再逐步提升,而是会随着降息逐步下降,只是其下降的幅度不会像银行利率的下降那样明显,因此,相对而言,具有一定的优势。此外,他认为,分红险会继续向好。其建议,在当前利率下行的情况下,消费者应锁定具有比较长期的投资回报的产品。
“尽管目前的降息从短期来看存在利好,但如果未来长期处在低利率环境,就会给行业带来新问题,影响不可小觑。”前述专业人士判断,利率还有进一步下调空间,央行有可能在未来半年中继续降息。“如果是深度调整,则对保险公司的收益产生负面影响。”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