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人生路,谁都会老,都渴望不管什么时候都拥有快乐、富裕的生活。当代白领,眼光不仅关注现在,更关注未来。养老保险就是每个人手中的种子,只要按时浇灌,在你需要的时候,它就会回报丰硕的果实。
“四个老人+一对夫妇+一个孩子”,这种“421”模式在现代家庭结构中日渐典型。王先生就处身于这样的家庭。他说,如果老人在养老方面没有保障,势必会加重他的负担。为此,王先生选择在目前经济许可时为父母购买养老保险。诚然,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传统的靠子女、靠单位的养老方式恐怕不足以使老年人维持以前的生活水平。因此,很多像王先生这样有远见的人开始将目光投向社会养老保险之外的商业保险。部分工薪阶层也开始选择给自己购买养老保险,用他们的话说,“在相对宽裕的收入中‘挤’出一部分,量力而行,为自己购买一份养老险,作为日后养老的经济补充。”
需要提醒的是,商业养老保险这类产品有个特点,年龄越轻,每期所缴纳的费用越少,如果想买保险,则宜早不宜迟。
社会养老险如何领
目前,人们口中提及最频繁的养老险是指“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其实,在我国,养老保险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基本养老保险,第二部分是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第三部分是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模式虽然各不同,但是三类养老保险的基本功能是一样的,可以使消费者得到经济上的保障。年轻时一点一滴节约闲散资金,缴纳保费,到年老之后,就可以按一定周期领取固定数额的保险金,使晚年生活安定祥和。
相比商业保险来说,很多人可能更关心的是基本养老保险。为了真正了解这类“养老金”的申请、缴纳、领取的全过程,记者在上海社会保障中心个人缴费窗口采访了几位参保者,不仅看到了全程办理的相关细节,还请该中心的专家进行了解。
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目前养老保险待遇的计算公式,退休时基本养老金到底是多少,由以下五部分之和构成: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调节金+加发金额。总的说,养老金高低,取决于消费者的缴费基数、缴费时间、退休年龄。缴费基数越高、缴费时间越长、退休年龄越大,到退休时得到的养老金就会越多。
那么缴费基数如何确定呢?是不是总是固定的金额呢?该负责人表示,缴费基数并非一成不变,是根据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确定的。随着社会平均工资的变化,以后缴费基数也将相应改变。事实上,消费者的养老保险该缴多少钱,到了退休年龄每月能领到多少钱,每位参保者都会因某一方面不同而导致很大的差别,比如年龄、性别、参加工作的时间、参保时间、缴费年限、退休年龄以及与单位终止、解除劳动关系的时间等等。基本养老金能领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缴费时间的长短。因此,在消费者有缴费能力时,要尽可能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多缴费,长缴费。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