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是在就业时尽量找有社保的单位,这也是目前应聘者考虑最多的问题。第二,找管理规范的单位或者是效益好的单位,这样的单位能够给员工更多的福利保障。第三,购买一些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可以先从简单的意外险买起,如果是买养老险,每个月可以拿出200到300元作为定期的养老储蓄。第四,考虑其他的投资方式,如基金定投、储蓄或是买房,尽可能给自己多一点养老储备。
B有一定的经济能力,但养老意识不够的人群
提起保险,很多人喜欢买分红险或是万能险,因为这些产品都能带来收益。所以,有些人觉得买这些产品也能给自己一个养老保障。对此,阴舒龙解释,这样理解是错误的。
“一般这种投资类的险种尽管产品设计的精算和费率参照表是一致的,但通过各种包装后每个产品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据介绍,目前市场上的养老保险包括传统分红年金产品及用投连、万能等作为累计方式的险种,传统的养老险预订利率是确定的,日后在什么时间领多少钱是投保时就可以确知的,适合理财风格保守且不愿意承担风险的人群。
对于那些有经济实力的人,都处在事业和年龄的高峰期,选择养老产品也是应该的。“即便是做实业,或者做投资都是有风险的,他们更需要找一个支撑点给自己做足保障。”阴舒龙如是说。同时建议,这类人按每年年收入的30%为养老做准备,如果已经买有其他保险,那么养老这部分应占总保险份额的50%。
C有社保,但无其他养老工具的人群
很多中老年人有这样的想法,我有社保,退休后每月能领不少的退休金,还考虑什么养老呢?对此,阴舒龙说,“目前我省退休后的养老金替代率只有40%~50%,等于退休以后的生活水平是下降的。”
“其实,这类人就像我们的父辈,他们的养老需求是最为迫切的。”阴舒龙认为,本身这类人的保障就不足,而且适合他们的保险产品也较少,所以更需要考虑养老保障。
因此,建议这类人购买趸缴型,或5年期以下的缴费养老产品。同时,考虑意外险、重大疾病和补充住院医疗。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