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养老规划的误区
老龄化社会背景之下,同龄的年轻人都是怎么想的。概括一下,大致有这么几种心态:
一是已经开始关心养老,甚至经常进行零星的思考,但是缺乏全面、合理的规划,也不知道从何入手。这个就不用多说了,《30年后谁养你》这本书,就是在这方面给出一些建议的。
还有一种心态,就是我已经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所以退休之后像现在的老年人一样按月领养老金就行了。对这部分朋友,这本书里面专门进行了许多提示,包括30年之后现有养老金体系的资金压力问题,我们就不再展开重复了。但是,我们还是要做一个提示,就是基本养老金,它只是养老规划的一个部分,甚至只是一小部分。大家要领会“基本养老金”的“基本”两个字的准确含义。也就是说,单靠养老金不可能使一个人在退休后保持年轻时的消费水准,更何况,由于现在年轻人已经养成的消费习惯,到老年之后可能不会像现在的老年人这样,那么喜欢节省。但是,即使是那些养老保障水平很高的国家,也不会满足所有居民全部的消费需求,那是显然的。所以,个人进行积极的养老规划非常重要。
还有第三种心态也很有代表性,就是不去想养老这件事。感觉我当下的生活还挺有压力呢,我规划什么养老啊,早着呢。
针对这种心态,书中也做了有针对性的答复。
无论是不富有,还是比较富有,没有才华,还是很有才华,都应该有一份养老规划。
有的人说,虽然我不富有,但是我很有才华,我可以凭自己本事工作到老。这话又是一时意气。
养老需要的不仅仅是赚钱
现在发现一个问题,必须要扭转过来才行。很多理财规划书,会专门开辟出一块,讲养老规划。也就是说,把养老规划作为理财规划的一部分。这就给人们一种误导,好象只要有了很多很多钱,那养老就万事无忧了,这肯定是有些问题的。很简单,你跟任何一个老年人谈谈,他们都会告诉你,人老之后,钱并不是最重要的,比钱重要的东西有很多。
《30年后谁养你》这本书,既讲到了理财,更讲到了理财之外的养老规划内容,这是它的可贵之处。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