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是会老的,人也总是会生病的。有些人是老了再想养老的事,病了才找治病的钱;还有一些人,天生爱操心爱计划。俺,就是后一类。从28岁开始,我就陆陆续续买健康险、养老险,计划退而不休的人生。
所谓的退而不休,退是从上班挣钱糊口的打工生涯中退出;不休,则是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退而不休需要以钱为后盾,需要安全感,有了安全感,人才可以思退。安全感的基础不外乎: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安居而乐业。在我的计划中,我将"病有所医"放在了首位,在27岁那年,我就买了第一个保险---人寿的重大疾病险。到现在我都认为,只要有能力的人,最应该买的就是健康险和意外险,因为,疾病和意外伤害并不会因我们年轻而不找上门。几年前的重大疾病险保险范围比较小,但也相对便宜,10万的保险,年费也就不到2000块钱。而这个险种还包括了部分意外伤害险的内容,也就是说"健康险和意外险"都有。这样,这个险种在我经济还不是很宽裕的时候满足了我基本的保障要求。现在,我再想加买这种保险已经不可能,该险种的费用已大大上升。
随着经济情况的好转,我开始买一些寿险和住院类的保障险种,包括附加意外险的分红险。有朋友反对我买分红型的养老保险,他们认为,自己炒股票投资一定比保险公司赚得多。但我觉得这是一种将保险视为投资的误解。以我多年在证券市场的经验,看到太多血本无归的例子,分红型寿险是在提供保障之后有一些不固定的格外分红。每年拿出少少的一部分钱买些这类分红寿险,给自己和家人一份保障,这与自己做投资并不矛盾。
就这样,在35岁之前,我基本已买完了自己认为应该买的保险。
35岁来临,当对自己的能力越来越了解的时候,我开始意识到:我一生中挣钱的高峰就快过去,而花钱的高峰还没有来临。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俺逐渐地开始思考理财。也许,在未来的几十年的岁月中,以钱生钱是我最大的收入来源,将取代现在的工资收入。
至于"以钱生钱"的方法,我并不打算用股票投资来实现。这也是身边朋友血的教训的启示。我的一对朋友在40岁的时候实现提前退休计划,几年前开始周游全国,且行且住,长年在外,逍遥自在,只是偶尔回深圳来休整一下。他们将房子以外的资产全部投资在证券市场上,两个人都没有社保也基本没有商业保险,除了一份20万的人身意外险。然而,朋友的旅行人生很快被股市的动荡打乱。去年,朋友在港股上损兵折将,今年年初,见国内股市跌幅已深,转而杀入A股,结果可想而知。于是,朋友中断计划了多年的旅行返回深圳,重新投入到滚滚红尘泱泱挣钱大军中去了。
虽然我很坚决地否决了炒股生钱的投资方式,但要在目前国内市场上构建一个有稳定收入的投资组合并不容易。购房出租,或许是其中之一。鉴于深圳流动人口大,房屋出租比较容易,我将注意力放在了这上面。这几年房租收益在5%左右,虽然不高,但还稳定。再加上房子本身有少许的升值,从投资角度看,还是合算的。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