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传统型养老险 | 分红型养老险 | 万能型养老险 | 投连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养老险频道 > 深度评论 > 正文
职场新人理财 身陷三大误区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这个夏天大批高校学子开始踏入职场新天地。职场新人普遍缺乏理财意识,即使不至于沦为“月光族”,也不懂得合理规划手中的结余资产,更不用说通过投资理财而致富了。
  “500块都可以做定投了,有些定投200元起”,刘丽新告诉记者,定投是目前比较适合大学毕业生的一种理财方式,起点很低。由于大学毕业生资金量小,目前能做的就数基金定投最为合适,可选择2-3支基金,做个组合。在基金的选择上,刘丽新提醒,一定要选波幅比较大的基金,未来获利的空间才会比较大,如指数型、股票型、混合型等。“现在市场低迷,定投可能会出现亏损的情况,但是市场不断在波动,长期坚持仍能盈利”,刘丽新强调,定投是“一定要坚持的长期行为”,越到后面体现的价值就越高。

  当结余已积累至1万~2万,刘丽新建议,如有兴趣可尝试进入股市,假如很怕担风险可考虑买国债。

  误区2常常忘记记账

  “以前用手机软件记过,后来嫌麻烦,就算了”,刘同学告诉记者,他平常不记账,因为“知道收入的总体数量,月尾查余额不是负数就没啥问题”,所以“觉得不需要太细微的记账”。阿杰也没有记账的习惯,即使想记,也常会忘记,“所以我现在只记自己在提款机里面取了多少钱”,“至于怎么花,就无所谓了,知道花多少钱就行”。

  调查发现,大多数职场新人在消费上较为盲目,容易冲动消费,再加上没有记账的习惯,也没想过对网银消费记录、信用卡账单等消费记录进行阶段性总结,因此,尽管“花钱如流水”,自己却懵然不知。

  理财师支招:通过记账来告别“月光”

  “要养成记账的习惯,清晰地知道钱花到哪里去了”,刘丽新表示,理财就是开源节流,在你还没有达到开源的时候,节流是必要的。刘丽新强调,职场新人养成记账习惯非常必要,现在市面上有非常多的记账软件,通过坚持记账和总结新人能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减少冲动消费的次数,利于积累资金实现理财目标。

  针对“月光族”,刘丽新建议随身带一个小本子,“比如看到一件漂亮的衣服,记下来,回去冷静一段时间,想清楚真的有必要买吗。这样积累下来,本子上的项目越来越多,你的克制能力就越来越强”,如此可以避免不少冲动消费。

  “信用卡账单、房租水电等等都是支付给别人的,你赚的钱再多,只有省下来的那部分是你的”,刘丽新告诉大学毕业生,还应该投资一下自己,跟自己的职业规划结合起来,为自己充电,“考证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在于学到了什么,对能力的提升有帮助”。为自己买保险也需要规划的,刘丽新建议大学毕业生为自己买一份意外险和一份重大疾病保险。

  误区3月结余放在银行“发霉”

  去年7月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阿杰,现正在珠江新城从事高速公路设计工作,他调侃地称自己是“低收入外来务工人员”。何出此言?且听他细细盘点:“公司包吃住,每个月拿到手的工资3200,网购500,交通费50,周末吃饭200,打球、游泳等运动花费100左右,买衣服、鞋子等加不定时花费1000”。仔细一算,阿杰发现自己每月支出1500~2000元,大概有1000元的结余。记者问他,如何对待每月结余的资金?阿杰笑了笑,答“放银行,发霉”。而他所谓的“放银行”,也仅是指利率低得可怜的活期储蓄,他解释道,“因为基数不大,所以觉得还没有存定期的必要”。

  即将领到正式薪水的刘同学,估计自己接下来每月会有2000元左右的结余,对这笔钱也暂时没有打算。“就这样直接(在银行)放着”,他如此告诉记者。另一名职场新人小林,刚在广州从事了一年文职工作,每月收入有三分之一花在租房子上,三分之一用在平常的开销上,剩下的就只用活期账户存着,她感叹道,“想买理财产品,但买不起,想炒股,但钱不够”。

  不仅是阿杰、刘同学和小林,受访的多名职场新人都觉得,自己手头没多少钱,没法去进行什么投资,面对每月为数不多的结余,他们都一致选择了“不作为”,任其留在银行活期账户中。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