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条国际新闻,说一位日本官房厅长官,因为没有按照日本法律规定交纳养老保险费,不得不引咎辞职。可能很多人都不会留意这条新闻,或许会一笑而过。可是,这条新闻背后,却蕴含着一个严肃的话题,养老是一个沉重的社会问题,实在是不能掉以轻心。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了10%以上,到2030年预计这一数字将达到22%。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意味着我国已经进入老年化社会,退休养老问题已经成为政府、社会、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
到2020年,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口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人口将进入退休年龄。老年人口比重急剧上升,年轻人口迅速下降,中国将出现人口结构严重的老龄化。
一位保险界的资深人士曾感慨:人们常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来表达对老人的祝福,“寿比南山”就一定能“福如东海”吗?长寿固然是福,但从保险的角度看,活得越长也意味着风险越大,如果没做好充分的养老准备,就算是“寿比南山”,老来的一大笔衣、食、住、行、医等巨大开支也将使“福如东海”仅仅成为一句美好的祝愿。
假设一个人60岁退休后活到80岁,按照福州市现在平均生活水平来计算,每个老人每天伙食费按10元算,那么从他退休到故去,这20年里,仅吃饭就得花7.3万元,如果算上医疗、居住、交通等花费,再考虑生活水平提高、物价上涨等因素,开支就更大了。这些开支在有收入来源时可能还算不上什么,可是在“只有出账没有进账”的老年阶段,就是一笔不小的经济压力了。
分析人士认为,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家庭结构逐步向4-2-1的模式转变,未来每对夫妻可能要面临赡养4至12位老人的现实,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已经难以承受未来养老的重负。按照国际惯例和具体国情,过去由国家和企业大包大揽的养老制度在趋于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的养老制度体系。
基本养老保险,只能达到人的最低生活标准,要保证年老失去收入后生活质量不致骤然下滑,就只能依靠自己早做打算,在保证当前生活质量的基础上,将一部分收入合理地分配到未来没有收入的那些岁月。
于是除了传统的储蓄,人们自然而然把目光投向了各种人寿保险特别是专门的养老保险。一位保险公司的人士介绍说,“商业养老保险跟储蓄不同的重要一点是,其更加有利于人们养老目标的实现。储蓄的随意性太强,其间碰到买房、子女婚嫁等事情时都可能占用你本来存在银行打算养老的钱,而养老保险则是必须按期缴费,否则面临合同失效的危险,它的强制储蓄特性有利地保证了投保人的养老资金不被随意占用。”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