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从事企业年金培训工作近三年,越来越深刻体会到,随着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完善、企业年金制度的确立和企业年金市场的实践与发展,各级政府监管部门、企业年金管理机构等单位对企业年金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以企业年金管理机构为例,目前有近40家管理机构,分布在保险、基金、银行、证券、信托等行业,分支机构遍布全国,但是企业年金从业人员几乎是“半路出家”,专业不对口,职业素质良莠不齐,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高。基于对我国企业年金事业健康长足发展的期望,笔者对企业年金专业人才培养进行粗浅的思考。
生命人寿两全险涉嫌销售欺诈保险资金投资总额继续快速增长投资持久战把保险当“理财”长假自驾游部分公司可异地通赔2011和讯财经风云榜保险行业评选企业年金学科类别分析
从制度层面来看,企业年金制度是在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作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补充,是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之一,归属公共管理的范畴。1998年,教育部增设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的相关课程对企业年金有简单介绍,包括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等。
随着企业年金基金的规模不断增加,其日益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隶属金融投资范畴。
企业年金是一门养老保险与金融投资相结合的跨专业交叉学科。但是,当前国内对于企业年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共管理层面,运用金融投资学理论,系统研究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还没有引起专家学者的重视。由于企业年金在我国建立和发展时间较短,目前还没有高校开设企业年金专业。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
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基地,高校要以社会和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开设企业年金专业,设计并不断优化企业年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当前对于企业年金专业人才的需求,主要是管理机构,政府监管机构、企业和其他研究机构需求较少。在这种就业形势和导向下,我们需要对企业年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几个问题进行思考。
(一)培养目标的定位
本专业要立足中国现实的企业年金实践与发展,反映前沿理论和思想,培养具有丰富的养老保险与金融投资学基本理论知识,既要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产生、改革与发展趋势的有清晰明确地认识,又要掌握扎实的金融投资业务技能,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统计分析、团队协作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在保险、基金、银行、证券、信托以及其他单位和企业,从事企业年金相关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