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知识手册 | 传统型养老险 | 分红型养老险 | 万能型养老险 | 投连险 | 产品 | 案例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养老险频道 > 深度评论 > 正文
通胀致中国养老的成本偏高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物价飞涨,通货膨胀生活成本增加,除了令人们对现在的生活感到为难,更引起大众对未来退休养老的恐慌。以当前生活品质计算,中国人为养老积累的资金远远超过国外水平,中国养老的成本偏高,未来人们只能依靠退休金和节俭的生活。

  王教授对西方的养老观念以及社会养老制度烂熟于心,但碰到自己的养老问题,除了依靠退休金和节俭的生活,他却想不出更好的规划。

  王宁 男 44岁 中山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采访王宁教授本意是因为他有过多年在美国读书生活的经历,我们希望他全面地受到西方养老观念的熏陶,制订了一整套极富逻辑性的养老计划。结果王宁教授给我们交了一张“白卷”。

  并非王教授不了解西方的养老观念以及社会养老制度,相反,对这方面,王教授如数家珍,烂熟于心。只是西方模式完全没法搬过来用,养老问题想是想了,但结果是束手无策。

  除了依靠退休金和节俭的生活,王教授想不出更好的养老规划。钱只能放银行,惟一可以规划的也许就是把自己的身体搞好。这不是个人养老意愿问题,也不是个人能力问题。王教授认为中西方养老问题无法同日而语——

  “西洋镜”

  的确,美国人通常很早就有了养老规划,到40岁就买了大房子,退休之后还可以卖掉买小房子,用差价、养老保险、养老金去追求生活质量。美国人周全的养老规划全面依赖于他们发达的投资渠道。存款的品种多种多样,如投资性存款,银行可以确保增值。美国人坚信“鸡蛋不应该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存款通常由专家代理分项投资,比如投入了十项,两项亏了,而其他八项都是赚的,就可以基本保障整体存款的升值。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