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采用700元的税优假设,考虑到税收敏感度及递延税现金流变动等因素,我们测算出:在较乐观的情景下,全国范围内能够撬动约1600亿元保费收入;在中性的情景下,能够撬动约1200亿元保费收入;即使在悲观的情景下,仍然能够带动约610亿元保费收入。
《上海证券报》:哪一类消费群体最适合投保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产品?
陈锦魁:在所有纳税人中,一部分对于税收较其他人更为敏感的人群,对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会有更大的需求。采用700元税收优惠假设下的测算结果是,月均收入区间在4500元至13500元之间的人群,购买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产品,享受到的税收优惠最显著。如果未来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产品的税收优惠额度逐渐增加,那么,由于个人所得税的累进效应,更高收入人群对于税收的敏感程度将会被加速释放。
年金市场前景看好
《上海证券报》:养老保险公司是为企业年金而生的,未来两三年内年金的新增市场在哪里?
陈锦魁:职业年金市场会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企业年金领域的重要市场,而深圳公务员改革的一系列试点工作也预示着公务员领域的养老改革序幕也将徐徐拉开。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