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基金、特别是养老金充足,“收不抵支”的传言再次被否定。但是,农村养老保险也存在着很多乱象,包括基础养老金过低、养老钱保值难、管理乱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制度进一步完善解决。另外,养老金全国统筹提上改革议程,但这并不意味着短期内会有根本性突破,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试点依旧阻力强劲。
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加养老金充足
27日公布的《2012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全年五项社会保险(不含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合计28909亿元,比上年增长4866亿元,增长率为20.2%。基金支出合计22182亿元,比上年增长4127亿元,增长率为22.9%。全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20001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其中征缴收入16467亿元。各级财政补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2648亿元。全年基金总支出15562亿元。到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达23941亿元。社保基金、特别是养老金“收不抵支”的传言再次被否定。
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3042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036万人。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4543万人。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区全面开展国家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年末国家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837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187万人。其中实际领取待遇人数13075万人。
农村养老保险基础金水平低、保值难、管理乱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亿万中国农民养老是一个大问题。我国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村人口未富先老问题更加严重。为此出台的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取得了巨大的正效应,深受农民拥护。然而,随着覆盖面的迅速扩大,资金筹措乏力、监督机制缺失等难题也开始困扰这一制度运行。
按照新农保的制度设计,在发放55元的基础养老金同时,新农保还鼓励农民通过自愿缴费获得个人账户养老金,从而提高农民的养老保障水平。但有关专家指出,只有当积累的养老金收益超过物价增长和收入增长率时,其实际购买力才不会降低,积累制才能显示出其自身优势。而目前,新农保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收益却低于物价上涨水平,正在不断贬值。
更严重的是,如果新农保养老金不能保值增值,政府将面临财失誉损的风险,新农保制度可能无法延续。一些社保专家认为,如果个人账户资金不投资,提高居民养老保障水平的压力就转给了财政,没有实现制度设计的初衷,也影响新农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个人账户不仅没给农民带来利益,反而使其购买力下降,政府信誉严重受损。
在农民领到的养老金中,国家直接发放给农民的基础养老金只占一部分,农民缴费和政府补贴组成的个人账户是新农保养老金中的核心,也是支撑农民养老的最主要部分。但由于农民收入水平还不高,部分贫困地区补贴乏力,以及政府“补贴倒挂”和缴费档次偏低等原因,新农保的缴费能力还比较低,这也是现阶段养老金“微薄”的重要原因。另外,农民养老金管理发放环节也问题重重。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