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学会婚姻法研究会会长、中国政法大学巫昌祯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生育权是男女双方结婚以后自然拥有的,可以选择自然生育,也可以选择领养或人工授精的方式。单身人士也享有生育权,我们国家法律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权利。未婚妇女能不能生孩子,当年制定计划生育法时也讨论过。如果规定只是已婚公民才有生育权,未婚公民没有生育权,不合适,所以法律没有否定,而是规定公民有依法生育的权利。
2002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吉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条第二款规定:“达到法定婚龄、决定终生不再结婚并无子女的妇女,可以采取合法的医学辅助生育技术手段生育一个子女。”但至今,在条例颁行的近9年时间里,吉林省并没有出现一例未婚妇女以医学辅助生育成功的实例。该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政策法规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条例属于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在执行上还需要以政府的名义出台行政性法规,或者政府规章、部门的规范性文件,但到目前为止这些都没有,所以无法真正实践条例的规定。
而我国其他地区的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中,并没有类似的条文出现;上海、北京等地的医院也经常遇到未婚女性要求用医学手段辅助生育的案例,但是那些想成为“非婚妈妈”的女士最终都因为“三证”(身份证、结婚证和生育证)不齐备而未能接受手术。
之三,养老。
没有伴侣和孩子,“剩男剩女”将直接进化为孤寡老人,步入退休年龄的他们是完全靠自己的积蓄养老,还是需要社会保障系统给予特殊的关照?如果“剩”群体增多,社会需要付出更多的看护资源用以保障其生活,这对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也将是个不小的考验。
英国政府早已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建议把婚姻看做有效的养老预备活动。相关研究报道称,由于家庭凝聚力更强,已婚男女更愿意免费照顾他们的父母和其他亲属。人们自己照顾患病或残疾亲属每年可以为国家节省870亿英镑(约合1766亿美元)开支,因为自己照顾亲属可以减少公民对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及其他社会服务系统的依赖。因此,“剩男剩女”带来的养老开支堪称让全世界政府头疼的问题之一,解决方式自然就得是大肆宣传“结婚好”了。
当然,没有人真正愿意被剩下,“剩”只是一份不得已的潇洒。新年刚过,我们祝愿所有的“剩男剩女”们得偿所恋,早日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剩”仗,名正言顺地等待下一个情人节的到来。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