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类:低调中产
可尝试合适的养老保险
名片: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员工,福利待遇高,家庭年收入为8万~35万元。
特征:他们拥有稳定的工作和令人羡慕的福利。但现有的安逸生活,令他们忽视了财务安全保障的不足。
建议:正视可能发生的风险。“安稳”并非绝对的安全。通过寿险实现教育金储备,并加入保费豁免和养育金。尝试购买适合的养老保险产品,使其成为现有社保及其他福利的有益补充。
第七类:个体户
要把自己当作经营成本
名片:中等收入,家庭年收入在25万元以下。
特征:只有大约一半的人拥有社会保障。他们的“风险认知”指数明显低于八类族群的平均水平,仅高于自由职业者。
建议:对于个体户而言,最大财力是“人”本身。要把自己本身当作经营成本。买保险是一种有效的经营方式。作为必要保护层的“社保”要积极加入。在风险发生前,暂且搁置寿险需求,努力提升收入水平。
第八类:农民工
最需要医疗与意外保险
名片:大部分缺少社会保障,家庭年收入通常在4万元以下。
特征:他们的学历绝大部分为高中及以下,主要从事体力活,劳动强度大,危险大,大部分没有社会保障。该群体最缺乏购买力,最缺乏专业知识,从事最具风险性的行业。这使他们成为险商族群中的“弱势群体”。他们最需要医疗与意外保险。
建议:农民工险商较低的根源问题很难迅速得到解决。目前很多省市都在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如果有条件,应该积极加入。同时,打工期间是风险最大的时期,应关注企业工伤意外险的配备。或者自身结合打工的年限购买相应定期保障类寿险。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