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岁软件工程师:退休后的1000元贬成啥样
29岁的陈斌在京工作八年,做软件工程,月薪15000元。由于收入水平较高,他按照北京市养老保险缴纳的上限交费,即每月缴纳额是北京市2009年人均月平均工资3倍的8%,大约960元。
在陈斌看来,这抑制了他现在的消费,却只换得未来一个不确定性。“养老保险要等到20多年以后才能兑现。现在的1000元对我来说算一笔钱,能买一顶宿营帐篷,出门郊游能立刻派上用场,可等到退休后,那时候的1000元会贬值成什么样子?能给我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呢?”陈斌问。
3、民营企业老板: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有心结
有贬值顾虑的不仅是陈斌这种白领阶层。来自广东佛山的民营企业老板黄先生表示,其公司所雇农民工对缴纳养老保险也存在类似的心结。
“物价在涨,对于那些等米下锅的人,肯定会在乎这笔钱。”黄先生说,“他们担心省下这笔未来可能缩水的钱却让现在的日子更紧张,不划算,于是有些人就提出来不要交了。”
缩水的风险已然存在。按照目前基本养老保险管理制度的规定,结余的养老金主要是购买国债和银行存款,不能用于投资。由于特别国债的缺乏,养老金买不到收益率合适的国债。而在银行存款中,有近80%到90%的养老金都是短期存款,存款利率比较低,增值幅度很小,和物价相比还是在贬值。
养老金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公共财政最大的隐患。胡晓义很久前就指出,“为了目前已经退休的3600万人的退休养老金的发放,中央财政每年要筹集3000亿至4000亿元人民币。”社会保险基金是“高压线”,任何人不得挤占挪用。既便现行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没有出现任何的闪失,那也只能解决社会的“基本养老”,满足最基本、最低保障的养老所需。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