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业化原则下,养老产业的具体“游戏规则”,仍需政府部门牵头制定。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为养老产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也催生了养老模式的创新。日前,北京市民政局发布《“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首次提出了“以房养老”的概念,鼓励商业保险企业、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开展“以房养老”试点业务。
其实,此前已有民营机构、地产商、保险公司以及PE等各路资本进军养老产业。8月份,联想控股就成立了北京安信颐和控股有限公司投资养老地产。
根据日前公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老年人口比重将由13.3%增加到16%。按照联合国传统标准,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0%即为“老龄化社会”,超过14%为“老龄社会”。不难预见,未来一到两年我国将正式迈入“老龄社会”。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老龄化人口的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为养老产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并开始吸引各路资本驻足关注。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念与政府提供养老服务效率方面的缺陷,使得养老产业化、社会化成为必然趋势,而这一发展过程也需要更多社会资本的参与。
养老产业是一个与众多行业相关联的朝阳产业,产业链延伸甚广,包括老年人用品、养老金融产品、医疗保健、养老机构等多个方面。同时,还能带动养老保险、老年地产等诸多行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经济带动效应。该产业本身上万亿元的市场规模,必将对社会资金构成诱惑。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养老服务模式有三种: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家庭养老。尽管西方发达国家建造了大量老年福利机构,但居家养老及社区养老仍是发达国家老年人的主流选择。在我国,由于传统家庭观念以及养老机构建设的相对滞后,使得绝大多数老年人倾向于家庭养老。但随着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步入老年,“独子养老”时代来临,“421”的家庭结构将难以承受家庭养老的重担,探索更为多元化的养老服务模式已是迫在眉睫。
在国家及地方政策引导下,我国养老体系建设的投资主体正由单一的国有投资向多种所有制共同投资的多元化方向发展。2000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提出,“建立和完善老年社会服务体系,坚持政府引导与社会兴办相结合”,为养老产业引入社会资本奠定了基调。其后,各地相继出台促进养老产业发展政策,均提出社会化养老、多元化投资的发展模式。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